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服务外包之隐性进入壁垒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6h】

公共服务外包之隐性进入壁垒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目的与观点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

三、主要观点

第二节 核心概念

一、公共服务外包:涵义与特点

二、隐性进入壁垒:涵义与类型

三、组织网络边界:涵义与类型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公共服务外包与政府职能转移

二、公共服务外包的方式

三、公共服务外包中存在隐性进入壁垒

四、公共服务外包中隐性进入壁垒的成因

五、评价与思考

第四节 思路、结构与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论文结构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组织网络理论

一、组织网络:涵义与客观实在性

二、组织网络的治理机制

三、组织网络边界的封闭性与效应

四、组织网络理论视域下的公共服务外包

第二节 自变量:显性进入壁垒

一、主体能力

二、交易属性

三、正式交易规则

第三节 中间变量:非正式交易规则与政府效用偏好

一、身份联系:存在非正式交易规则

二、效用偏好:维护稳定与创造政绩

第四节 隐性进入壁垒的“身份—效用”分析框架

第三章 公共服务外包的四种类型:基于边界的开放性

第一节 上海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总体情况

一、发展现状

二、存在的问题

三、存在较高的隐性进入壁垒

第二节 体制内紧密型:以上海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劳务派遣为例

一、上海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使用劳务派遣的规模

二、纵向一体化思路下的岗位外包及其原因:上海12333服务热线

三、基于后台控制的前台外包及其原因:上海12345服务热线

第三节 体制内独立型:以上海绿化环卫养护服务招投标形式化为例

一、“管养分开”的背景、过程与结果

二、“管养分开”后既有承接者的退出困境

三、“管养分开”后招投标形式化的原因

第四节 体制外紧密型:以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的进入为例

一、连接官方的组织资源

二、初始进入机会的获得

三、声誉的扩展及相对稳定的项目来源

第五节 体制外独立型:以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的进入为例

一、组织背景

二、初始进入机会的获得

三、声誉的扩展及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隐性进入壁垒形成与变化的机理

第一节 显性进入壁垒的影响

一、正式制度

二、交易属性

三、主体能力

第二节 主体间身份联系的影响

一、政府系统内部:重视身份联系的熟人社会

二、熟人社会的行为规则

三、作为非正式交易规则的正式组织规则

第三节 主体效用偏好的影响

一、政府的效用偏好:维护稳定与创造政绩

二、既有承接者的效用偏好:维护既得利益

三、潜在承接者效用偏好:服务公益或追逐利润

四、服务对象的效用偏好:以恰当的方式满足需求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开放而有序地推进公共服务外包

第一节 目标与原则

第二节 优化整体运行环境

一、修正目的

二、夯实依据

三、协同力量

四、培育市场

五、确定标准

第三节 完善整体运行机制

一、事前选择机制

二、事中合作机制

三、事后处置机制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问题回顾

第二节 主要发现

一、公共服务外包中存在较高的隐性进入壁垒

二、身份—效用框架及其对组织网络理论的发展

三、作为非正式交易规则的正式组织规则

四、潜在承接者初始进入权的来源

五、隐性进入壁垒背后的权力逻辑与权力边界

第三节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作为一种跨界合作供给公共服务的方式,公共服务外包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并非新鲜事物,在我们国家,却依然处于探索时期,政府的边界依然比较封闭。自1995年上海罗山市民会馆筹建至今,公共服务外包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将近二十年的历程,但是,相关实践与制度的创新仅在北京与东南沿海地区比较活跃,而即使在上海这样的先发地区,目前尚无全市层面统一的制度规范,从部门的角度看,民政部门比较开放,其它部门则相对保守,财政部门只是在2012年中才出台了试行的、依申请公开的文件,跨界合作供给公共服务的推进范围是有限的。进展为何如此缓慢?需要哪些条件?本文选取上海市1995年以来典型的案例与其他相关事实、数据作为资料来源,研究公共服务外包实践当中普遍且重要的事实,以期更好地指导实践。
  通过实际调研,发现公共服务外包中存在较高的隐性进入壁垒,结果是将合作固定在政府与有限的合作对象之间,固定在体制内、地域内或条线内的组织之间,特别是固定在体制内的组织之间,组织网络边界较为封闭,不利于壁垒“圈外”潜在承接者发育与进入。这种隐性进入壁垒形态如何?本质是什么?有何效应?与显性进入壁垒有何区别?其形成与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管理?研究该问题的理论意义在于进一步探究影响组织网络边界以及政府权力边界变化的因素。本文根据价值中立原则,对此类问题进行研究与回答。
  既有研究表明,不少学者注意到了公共服务外包中的“内部化”、封闭、非竞争性、垄断与壁垒等现象,并对该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原因分析,但是缺少边界角度的研究。但是,该问题本质上属于组织网络边界的封闭程度问题,因此,本文选择组织网络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据此确立了“身份一效用”分析框架。即:交易的主体、客体、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是影响隐性进入壁垒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中,导致显性进入壁垒变化的因素通过身份与效用两个中间变量对隐性进入壁垒发生作用。当显性进入壁垒较高时,隐性进入壁垒也较高,两者共同导致组织网络的边界较为封闭而非较为开放。
  依据组织网络边界的开放程度,本文将公共服务外包划分为“体制内紧密型、体制内独立型、体制外独立型和体制外紧密型”四种类型,并选取了相应的代表性案例。即:上海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的劳务派遣;上海绿化环卫养护服务招投标形式化;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的进入过程以及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的进入过程。通过呈现与比较四种外包类型的形成过程,证实了“身份一效用”分析框架的适用性,解释了隐性进入壁垒变化的机理,从而得出组织网络边界相对封闭的原因。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隐性进入壁垒是客观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变化。(2)主体间身份联系与政府的效用评价是影响隐性进入壁垒变化的直接因素;显性进入壁垒通过影响二者而对隐性进入壁垒发生正强化的作用;隐性进入壁垒反过来会影响正式规则、交易频率与资产专用性;显性进入壁垒与隐性进入壁垒一起构成组织网络边界,两者较高时,边界较为封闭,反之亦然。(3)身份联系包括熟人社会中的身份联系与科层组织中的身份联系,两者一起构成了交易的非正式规则。(4)在隐性进入壁垒较低的情况下,潜在承接者容易获得初始进入权。一旦承接者获得初始进入权,即获得了发展非正式交易规则以及影响政府决策的机会,如果存在资产专用性并且绩效良好,那么合作就容易延续下去。(5)隐性进入壁垒的存在与变化隐含了政府的权力运行逻辑,组织边界的变化体现了政府权力边界的变化。
  公共服务外包的目的是开放政府这一科层组织的边界,促进合作,减少成本,满足需求。隐性进入壁垒帮助政府避免外包的风险的同时也制造了一定的风险,应基于隐性进入壁垒的变化机理,从过程控制的角度,调整影响隐性进入壁垒的各相关因素。由于这些因素涉及到公共服务外包的所有重要方面,本文从整体上设计了优化公共服务外包运作,并且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以开放而有序地推进公共服务外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