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安微博对警务工作的影响研究
【6h】

公安微博对警务工作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由来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公安微博的研究

(二)关于警务工作改革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 警务工作在微博时代面临的改革问题

一、微博对警务工作的影响

(一)微博的特性

(二)微博对警务工作的积极作用

(三)微博对警务工作的消极影响

二、警务工作在微博技术环境下面临的挑战

(一)网民开展舆论监督的需求

(二)网民提高警务透明度的需求

(三)网民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需求

(四)警方拉近群众共铸平安的需求

(五)警方打破壁垒强化协作的需求

(六)警方化解利益多元化矛盾的需求

三、警务工作改革在微博时代需要面对的三个问题

(一)如何创新警务工作理念

(二)如何创新警务工作方法

(三)如何创新警务工作机制

第三章 上海公安微博应用的实证分析

一、上海公安微博应用概况

(一)发展历程

(二)功能定位

(三)运行管理制度

二、上海公安微博应用绩效

(一)警民互动增强社会动员能力

(二)织密联动网络提升警务效能

(三)征集网情民意助力指挥决策

(四)依托“自主发布”掌控警方话语权

(五)点滴正能量改善公安形象

三、上海公安微博应用的经验借鉴

(一)从群众需求出发为民办事

(二)信息公开是舆论引导基础

(三)注重分析网上社情民意

(四)借网民力量设置热点话题

(五)做好跨区域跨部门之间的协作

第四章 基于公安微博应用的警务工作改革策略

一、理念创新对策

(一)强化平等服务公开理念

(二)深化公安内部和外部协作

(三)注重新技术的转化应用

二、操作实务对策

(一)倚重民意

(二)注重合作

(三)科学管理

(四)转变观念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警务改革已成为发达国家警力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实现警察现代化的技术支撑,互联网警务逐渐成为世界警务变革和发展趋势的新型警务模式。2009年,基于互联网web2.0信息技术的微博在我国产生和发展,其自媒体、交互性、公开性、参与性特征实现了“人人表达”的传播诉求,推动了各利益阶层诉求的传播,营造了网上舆论场,使警务工作面临现实和网络两大社会压力。在微博新技术环境下,警务工作在舆论监督,透明公开,科学决策,群众路线,部门协作,矛盾化解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需求。为此,警务工作需要思考如何在微博新技术背景下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革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谋求公安工作的新发展、新突破。
  2010年2月,全国首个公安微博“平安肇庆”诞生。同年11月,中国日报美国版刊登文章《“平安肇庆”引起了一场中国警务革命》,截至2013年10月31日,全国公安机关政务微博已发展到14035个,民警个人微博发展到6165个。公安微博经过四年的实践应用和创新发展,逐步从“网上听”向“网下办”转型,在助力指挥决策,增强社会动员能力,提升警务效能,把握话语权,改善公安形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积累了经验。对公安微博原则框架的研究,可以把通过广泛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总结提炼,将虚拟社会管理中的实践所得,为现实社会管理中的警务工作提供启示。
  本文分析了微博对警务工作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考量了警务工作在微博技术环境下面临的新挑战,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剖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微博与警务工作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与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强化平等服务公开理念、深化公安内部和外部协作、注重新技术的转化应用等宏观层面和增加群众意见在警务工作考核中的比重,赋予社情民意在决策中的否决权地位,搭建警民合作、警社合作的常态化平台,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借鉴微矩阵增设扁平化管理架构,推动群众自治协商解决利益多元的难点问题,多平台、多渠道地依法公开警务工作信息,摒弃“一枝独秀”的公安形象宣传旧观念等操作实务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