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垂直专业化对中国不同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
【6h】

垂直专业化对中国不同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概念

2.2 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成因

2.2.1 从传统贸易理论的角度

2.2.2 从新贸易理论的角度

2.2.3 从新新贸易理论的角度

2.3 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测量方法

2.4 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工资差距的影响

3 理论模型

3.1 一个简单模型

3.2 连续投入品模型

3.3 垂直专业化对发展中国家工资差距的理论分析

4 垂直专业化与工资差距:测算方法与统计描述

4.1 分行业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测量方法

4.2 我国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现状

4.3 相对工资的测量及数据来源

4.4 我国相对工资差距的现状分析

5 实证分析

5.1 计量模型

5.2 数据来源

5.3 计量结果分析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世界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间的贸易在流量上和模式上都有着不断的改变与突破。国际贸易的形式从最初的产业间贸易发展为产业内贸易,并进一步发展形成以垂直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贸易模式,即在一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将其某一个环节或者某一道工序分离出来分散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并将中间产品在两国或多国之间进行贸易,最后将其装配为最终产品。与此同时,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无论是国家间还是国家内的收入差距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大。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熟练工人相对于非熟练工人的就业量增加,同时相对工资也不断攀升,使得国内的工资差距逐渐拉大,而在此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经历了类似的情况。这一现象由传统的贸易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而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大趋势,以垂直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贸易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首先梳理了已有文献,对垂直专业化的定义、成因、测量等做了整理归纳,对于垂直专业化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从发达国家的角度来考虑的文献较多,但仍未有统一的结论,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看文献较少。
  其次,本文根据WIOD数据库的世界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中国33个行业从1995年到2011年这17年间的垂直专业化指数,并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产业来看,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最深,服务业其次;从时间上来看,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都有所削减,垂直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深;然而在2007年后,各产业垂直专业化程度出现下降,即使后来又有回升,增速也放慢,本文认为除了经济危机影响之外,中间产品逐渐由国内提供以及跨国企业将最终产品直接销售到中国市场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在相对工资的衡量上,本文利用SEA数据,以低等技能工人的工资为参照组计算了各行业不同年份的平均相对工资,并发现在最近几年中,除了第三产业中等技术工人对低等技术工人的相对工资略有下降外,其余各产业不同技术等级工人的相对工资都有上升的趋势,工资收入不平等性进一步加大。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整体层面来看,垂直专业化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为正,但是对高等技术工人对低等技术工人的相对工资影响更为显著;在分行业的层面,本文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形式的国际分工显著增加了第一、第二产业的不同技术等级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但对第三产业来说,影响程度并不如其他两个产业那么显著,在第三产业内,垂直专业化对高等技术工人和低等技术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的影响更为重要。
  最后,本文从研究结论出发,对如何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并合理改善工资差距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