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密度、骨强度及血骨代谢指标的相关研究
【6h】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密度、骨强度及血骨代谢指标的相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与无骨折老年人群的血骨代谢指标对比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与无骨折老年人群的骨密度及骨强度指标的对比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骨代谢指标的自身对比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骨密度的自身对比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外科治疗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与无骨折老年人群的血骨代谢指标对比研究
  目的:测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血骨代谢生化指标以期预测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方法:对142例60岁以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和141例老年非骨折对照组进行血骨代谢指标测定,包括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X)、骨钙素(OC)、甲状旁腺激素(PTH)和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
  结果: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组的血清PINP、CTX、OC和PTH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股骨粗隆间骨折组的25(OH)D3低于对照组,但是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老年人群中进行血骨代谢测定,PINP、 PTH、 CTX和OC增高可能预测其股骨粗隆间骨折风险增高,由此可以识别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风险人群并给予及时的骨质疏松治疗。
  第二部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与无骨折老年人群的骨密度及骨强度指标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与无骨折人群的骨密度及骨强度指标,分析导致骨折的可能危险因素,寻找预防骨折发生的可靠指标。
  方法:将6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及65例未发生骨折患者分别纳入骨折组和对照组,在其入院后应用双能X线吸光测定法(DXA)测定其骨密度,随后应用髋关节结构分析软件(HSA)计算所有患者的骨强度指标,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组间患者除年龄和股骨颈干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校正了年龄后两组间的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骨密度BMD值以及骨强度指标中的横截面转动惯量(CSMI)、截面模量Z值、屈曲比率(BR)、皮质骨厚度(CT)以及髋关节轴线长度(HA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继续加入相应部位骨密度BMD值校正后两组间所有的骨强度指标都失去了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的增加以及(体质指数)BMI指数、股骨颈截面模量Z值、股骨颈皮质骨厚度的减小和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显著正相关,各项指标的Logistic回归P值分别为0.013、0.032、0.001和0.000,其相应回归系数分别为-0.086、0.289、14.272和23.755,Exp(B)分别为0.918、1.335、1578338.494和2.073×1010,回归方程的常量为-11.108。如果用X1代表年龄,X2代表BMI,X3代表股骨颈截面模量Z值,X4代表股骨颈皮质骨厚度,P代表患者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概率,可得到预测公式: ln(P/1-P)=--11.108-0.086X1+0.289 X2+14.272 X3+23.755X4,该公式的预测骨折发生的准确率为88.78%。
  结论:骨强度指标联合骨密度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风险预测有重要意义。年龄的增加以及BMI指数、股骨颈截面模量Z值、股骨颈皮质骨厚度的减小会增加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的风险。
  第三部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骨代谢指标的自身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骨代谢指标的变化规律,从而指导术后骨质疏松的治疗,促进骨折愈合。
  方法:入院后次晨及术后三个月对4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血清骨钙素(OC)、甲状旁腺激素(PTH)及25羟基维生素D3{25(OH) D3}含量测定,应用SPSS18.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PINP、25(OH)D3和OC术后较术前分别增加了75.4%、46.2%和12.9%,CTX和PTH分别减少了23.7%和41.6%,其中PINP和PTH的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5和0.0001,均小于0.05)。
  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血清骨代谢不仅反映了骨质疏松的骨转换,也反映了骨折愈合过程中成骨与破骨的偶联,有必要针对PTH降低,针对性给予间歇性PTH注射,既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又能促进骨折愈合。
  第四部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骨密度的自身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II内固定术后髋关节骨密度的变化情况,为防止术后内固定失败和再发骨折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40例符合条件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术后1天应用双能X线吸光测定法(DXA)分别测定其健侧和患侧髋关节骨密度,嘱患者术后6周开始在助步器辅助下功能锻炼并坚持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3。对术后3个月按时到诊随访的患者再次测量双侧髋关节骨密度,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术后3个月较术后1天的患侧髋关节分区BMD除了粗隆间内区(R3)、粗隆间外区(R4)和全患侧髋关节区(RG)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区(R1、R2、R5、R6、R7、R8、R9)均有显著性下降,其下降幅度分别为6.982%、4.447%、10.483%、11.810%、8.624%、8.017%和8.342%,下降速度的顺序依次为R6>R5>R7>R8>R9>R1>R2。健侧髋关节除Ward's三角区(Ward's)的BMD值有显著升高外,股骨颈区(Neck)、股骨大粗隆区(Troch)、股骨粗隆间区(Inter)和健侧全髋部区(Total)的BMD值均无显著性改变。
  结论:PFNAII术后可能由于应力遮挡造成了髓内钉周围骨量丢失,积极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指导其在术后尽可能早地开始功能锻炼对减少内固定失败和预防再骨折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