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皮和经胸植入左心耳封堵器的动物实验研究
【6h】

经皮和经胸植入左心耳封堵器的动物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犬左心耳的应用解剖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一部分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左心耳封堵方法的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二部分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自制左心耳封堵器封堵左心耳的动物实验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三部分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患者随访研究显示5年中风的发生率高达近20%。房颤并发中风的原因是左心耳内血栓形成和脱落。通常认为左心耳的特殊的解剖结构是产生血栓和引起血栓栓塞的主要原因。左心耳是妊娠第三周形成的左心房原始胚芽的残余物,内有丰富的梳妆肌及肌小梁,凹凸不平,在房颤时由于血流动力学异常,心房丧失了节律性收缩,使舒张期左房血流速度明显下降,血流淤滞久之形成血栓。目前,防治血栓栓塞事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抗凝。抗凝药物的应用需要经常性凝血功能监测以及出血并发症,致使临床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特别是老年人以及有出血性疾病不宜抗凝治疗的患者如何预防中风是临床上的难题。理论上讲去除左心耳可减少房颤血栓的发生率,目前去除左心耳的方法有外科结扎或切除手术、介入封堵左心耳。外科治疗难以保证结扎面平整,无凹陷和皱褶,往往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而介入治疗对左心耳的开口处的解剖要求高,开口处小者容易封堵成功,而开口大,向远侧逐渐变小的左心耳不宜封堵,此外,能否成功封堵也与封堵器的形状与结构有关。目前国内外已经研制了多种封堵装置,并进行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证实左心耳封堵是预防房颤血栓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但是封堵装置和封堵技术的应用尚在探索中。
   研究目的:观察经皮和经胸途径植入自制左心耳封堵器封堵左心耳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研究方法:选择22只健康、成年犬,随机分为实验组A(A组)12只,实验组B(B组)10只,A组为经皮房间隔卵圆窝穿刺途径植入自制左心耳封堵器,B组为经胸穿刺左心耳途径植入左心耳封堵器。在DSA、经胸超声引导下植入封堵器。术后1周、1月、3月、6月分别通过超声观察和对心脏大体标本、光镜、电镜检查,分别评价两种途径植入自制左心耳封堵器的稳定性、封堵器植入后内皮化过程,观察有无残余分流、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结果:(1)A组左心耳封堵器植入成功率为82%,1只行房间隔卵圆窝穿刺时出现急性心包填塞死亡,1只因左心耳与封堵器直径不能匹配未能植入封堵器,1只于术后24小时内死亡,心脏大体标本证实为封堵器脱落致死。B组左心耳封堵器植入成功率为89%,1只术中出血过多死亡,1只封堵器植入后空气栓塞致室颤死亡。(2)17只犬术后1周、1月、3月分别取出心脏大体标本观察显示两组左心耳封堵器均无移位,无镍钛合金丝断裂,封堵器表面未见血栓形成和赘生物附着。术后1周两组封堵器左心房侧盘面均未见明显的组织覆盖,术后1月两组封堵器左心房盘面均可见光滑平整的薄层组织覆盖,病理和电镜检查证实为纤维组织和内皮细胞,封堵器边缘与周围心房壁部分融合,术后3月两组封堵器左心房盘面光整,覆盖组织增厚,封堵器边缘与周围心房壁完全融合。
   结论:经皮穿刺犬的房间隔和经胸穿刺左心耳方法植入自制的封堵器封闭左心耳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对左心耳的解剖结构不适合经房间隔穿刺方法植入封堵装置时,可选择经胸穿刺左心耳的途径进行左心耳封堵治疗。

著录项

  • 作者

    崔婷;

  •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授予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
  • 学科 内科学(心血管病)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秦永文;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41.75;
  •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器; 经皮穿刺; 经胸穿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