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意外创伤者认知加工的测评工具及其干预研究
【6h】

意外创伤者认知加工的测评工具及其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与理论依据

一、操作性定义

二、文献回顾

三、理论依据

四、研究问题与假设

五、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的汉化与修订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第三部分 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的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第四部分 意外创伤者的团体认知一行为干预及其效用的量性评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第五部分 意外创创伤者团体认知一行为干预效果的质性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第六部分 总结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局限与下一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论文及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鉴于前期研究所得“认知加工(cognitive processing)是意外创伤者体验到创伤后成长(posttraurmatic growth,PTG)的关键中介变量”,本课题拟探讨“引导意外创伤者积极建构创伤事件意义,对其PTG的干预效用”;干预前,引进并修订适用于意外创伤者认知加工的测评工具:Can和Calhoun等[1]编制的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Event-Related Rumination Inventory,ERRI),了解伤者认知加工特点及其水平,并指导开展伤者的团体认知-行为干预研究;最后以修订版问卷评价干预方案对伤者认知加工、PTG的效用,为临床医护人员或研究者开展促进意外创伤者的积极心理调适的此类心理干预提供实证依据。 方法: 本研究分为四部分,综合运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引进、修订ERRI。获取原问卷研制者授权后,严格遵循翻译-回译的原则和流程汉化、修订ERRI,经文化调适和信效度检验后形成简体中文版问卷(C-ERRI)。验证问卷在意外创伤者中的适用性及心理测量学特征:以方便抽样选取130名意外创伤者对其予以实测,采用同质性信度评价中文版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程度;以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验证问卷的结构效度。 2、C-ERRI的应用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方便抽样法调查江、浙、沪地区320名意外创伤者,以C-ERRI、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伤者的相关数据后再次验证C-ERRI的信效度,并行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探讨反刍性沉思与PTG的关系等;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伤者的反刍性沉思与其与人口学、创伤相关特征的关系。 3、意外创伤者的团体认知-行为干预研究。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于2013年9月~2014年2月选取入住南京某社区康复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意外创伤者,按其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团体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伤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再增加为期6周的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两时段用C-ERRI、C-PTGI对两组伤者施测,以其两时段的施测结果配对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价团体认知-行为干预的效用。 4、意外创伤者的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效果评价的质性研究。干预结束后,采用现象学质性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10名接受干预的伤者,采用Colaizzi的质性资料分析法,分析伤者的参与体验,以深入探讨干预对伤者创伤后成长的内涵。 结果: 1、C-ERRI的文化调适结果:由临床心理学、护理学的5名专家讨论问卷内容的文化相关性,以语言表达通俗易懂为原则,共修改9个条目的表述。 2、C-ERRI的信效度结果: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ChineseEvent-Rel ated Rumi nation Inventory,C-ERRI)由2维度20条目组成,侵入性、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各10个条目,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为0.93,两维度Cronbach'sα分别为0.93、0.87;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示:第一次因子分析旋转出3个因子,共解释67.72%的总方差;第2次2因子旋转结果共解释总方差的56.13%;表明中文版问卷与原问卷契合度较高,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3、C-ERRI的应用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①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为0.92,两维度Cronbach'sα分别为0.93、0.85; ②验证因子分析结果证实,两因素模型优于三因素模型,MSE为0.046、GFI、CFI、NFI分别为0.931、0.936和0.915,模型拟合良好;证实了问卷的两因子结构。 ③意外创伤者报告了较低水平的反刍性沉思(侵入性及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得分为0.96、1.2,总分3分)。 ④伤者的侵入性反刍性沉思与其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呈轻度正相关(r=0.34,p<0.001)。⑤反刍性沉思与PTG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可反向预测PTG(PTG(β=-0.13,p=0.02),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则正向预测PTG(β=0.47,p<0.001)。 ⑤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经济状况(F=29.132,β=0.32)可解释侵入性反刍性沉思总变异的10.2%,即伤者家庭经济越困难,其报告的侵入性反刍性沉思水平越高。伤者的文化程度(β=0.27)、家庭经济状况(β=0.24)及创伤自评(β=0.13)可解释其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总变异的13.2%,即伤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家庭经济越困难,主观报告创伤越严重,其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水平越高。 4、意外创伤者的团体认知-行为干预: ①两组伤者的前后配对t检验显示:干预组伤者的PTG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得分显著高于其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伤者6周后测得PTG总分、人生感悟及与他人关系得分则较其基线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 ②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干预因素对伤者的PTG总分及其人生感悟、与他人关系评分、目的性反刍性沉思评分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促进伤者的目的性认知加工,提高伤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促其人生哲学的积极转变、改善其与他人关系。时间因素与干预因素的交互作用对伤者的PTG总分及人生感悟、新的可能性、与他人关系、自我转变分量表得分以及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促进伤者的目的性认知加工,提升其PTG水平。 ③质性研究结果显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意外创伤者的情绪状态,促其实现个人成长。 结论: 1、C-ERRI的心理测量学特征较好,适合评估我国意外创伤者的创伤后认知加工水平和类型。 2、可依据C-ERRI所区分意外创伤者的反刍性沉思类型,根据伤者的文化程度、创伤自评等,为其制定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方案,促其对创伤事件进行意义构建式的目的性反刍沉思,引导其达成良好的心理适应和生活质量。 3、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促进伤者对其创伤事件的积极反思,团体成员间的交互作用等,有助其创伤后成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