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4小时pH/阻抗监测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应用研究
【6h】

24小时pH/阻抗监测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二、设备

三、方法

研究结果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二、GERC发病机制情况

三、GERC患者治疗前后效果对比

四、副作用

讨论与分析

一、GERC发病机制研究

二、GERC患者反流的病理生理基础

三、GERC患者中,RE和NERD的HRM及24h pH/阻抗监测参数对比研究

四、24h pH联合阻抗监测在GERC中的诊疗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攻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精确分析反流物理性质、反流物酸碱性、反流时间、反流高度和反流体位之间相互关系及咳嗽与反流事件的相关性,探讨GERC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基础,达到准确诊断GERC的目的,并为GERC患者的治疗、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方法:
  1、选择本院GERD门诊的慢性咳嗽患者120名和健康志愿者30名。分别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GERD-Q量表、SAS/SDS、LCQ量表,反流及咳嗽症状积分表,均接受电子胃镜检查、高分辨率食道测压(HRM)和24小时pH/阻抗监测,并根据胃镜结果将患者分为RE组和NERD组。
  2、探讨24h pH/阻抗技术诊断价值,Demeester积分≥12.7分和(或)SAP≥75%且治疗有效者为原标准确诊的GERC患者, Demeester积分≥12.7分和(或)SAP≥75%和(或)阻抗异常且治疗有效者为本研究探讨标准确诊的GERC患者,比较两个标准的诊断率差异。
  3、比较GERC组与对照组的HRM、24h pH/阻抗监测参数特点。
  4、GERC中,比较RE组和NERD组的HRM、24h pH/阻抗监测参数的异同。
  5、分析GERC患者的体位、SAP、临床表现及咳嗽时间等特点。
  6、观察GERC患者焦虑/抑郁患病情况;比较焦虑/抑郁患者同不伴焦虑/抑郁患者的HRM、24h pH/阻抗监测参数的异同;分析SAS/SDS评分同相关量表积分的关系。
  7、抗反流治疗后第4、8、12周门诊随访,填写GERD-Q量表、反流症状积分表、LCQ量表及咳嗽症状积分表量表,对比不同治疗时间相关量表评分变化,分析GERC患者的反流症状、咳嗽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
  1、单纯用24 h食管pH监测发现54.3%的GERC患者,24 h食管pH/阻抗联合监测发现82.8%的GERC患者,两种方法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
  2、高分辨率食道测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GERC患者的UESP、LESP、DCI、CFV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大型蠕动中断百分比、无效吞咽百分比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RE组与NERD组LESP、DCI、CFV、大型蠕动中断百分比、无效吞咽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RE组UESP低于NE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4h pH监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GERC患者的pH<4的六项监测参数均高,DeMeest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RE组和NERD组的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总pH、立位pH、卧位pH、DeMeester积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组长反流次数显著高于NERD组(P<0.01)。
  4、24h阻抗监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GERC患者存在多种形式的反流异常,如酸反流、弱酸反流、弱碱反流、气体反流、液体反流、气液混合反流等,直立位反流较卧位明显(P<0.01)。其中NERD组气体反流次数百分比高于RE组(p<0.01),弱酸反流、弱碱反流次数百分比高于RE组(p<0.01)。
  5、GERC组近端反流次数占总反流次数的57.93%(5307/91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4%(137/672)(p<0.01)。其中NERD组近端反流次数占总反流次数百分比为75.87%(2629/3465),明显高于RE组的47.02%(2678/5696)(p<0.01)。
  6、GERC患者多为慢性干咳或咳少许白黏痰,可与进食相关,可伴反流相关症状,日间咳嗽评分高于夜间咳嗽评分(P<0.01)。RE组与NERD组的临床表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SAP与总酸反流次数、总弱酸反流次数、总气体反流次数、总弱碱反流次数正相关(P<0.05)。
  7、GERC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比例为64.50%。同无焦虑/抑郁患者相比,中重度焦虑肘中郁的GERC患者的UESP、LESP、DCI、CFV较低(P<0.01);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总pH、立位pH、卧位pH均高(P<0.01);气体反流、弱酸反流、弱碱反流均高,酸反流较低(P<0.01)。SAS/SDS评分与GERD-Q、咳嗽及反流症状积分正相关,与LCQ量表评分负相关(P<0.01)。
  8、根据pH/阻抗监测结果,GERC患者给予相应治疗12周后,GERD-Q、咳嗽及反流症状积分逐渐下降,而LCQ积分逐渐上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24 h食管pH/阻抗联合监测法的GERC诊断率明显高于单纯用24 h食管pH监测法。
  2、GERC患者的UESP、LESP及食管动力减弱,食管抗反流屏障受损。其中,NERD组食管防御能力比RE要强;RE组UESP偏低,可能慢性咳嗽等相关。
  3、GERC患者存在pH<4的酸反流异常。其中,RE组长反流次数显著高于NERD组,其余五项参数比较无差异,提示食管黏膜接触胃酸的时间长短可能是RE的重要因素,酸反流的强弱在NERD中未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GERC患者存在反流物理性质和酸碱性方面的反流异常,直立位反流较卧位明显。其中,RE组和NERD组反流类型存在差异。
  5、GERC患者的反流以食管远端反流为主,而57.93%的反流物可至食管近端,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发病机制。
  6、GERC患者多为慢性干咳或咳少许白黏痰,以日间咳嗽为主。RE组与NERD组的临床表现无差异。SAP与不同类型的反流次数相关。
  7、GERC患者伴发焦虑抑郁者较高。中重度焦虑/抑郁的GERC患者的UESP、LESP及食管运动功能降低,酸反流、弱酸反流、弱碱反流及气体反流明显异常,反流较重。SAS/SDS评分高低与咳嗽、反流程度相关。
  8、根据pH/阻抗监测结果,给予GERC患者相应抗反流治疗12周后,咳嗽及反流症状均有好转。
  9、24h pH/阻抗监测法优于单纯pH监测法,可以判明反流物的物理性质、酸碱性、运动方向以及高度,并可用于指导GERC患者的治疗,为GERC患者的规范化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