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异染色体系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6h】

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异染色体系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导师承诺、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 综述

1.1偃麦草属的生物学特征

1.1.1偃麦草属的类别和地理分布

1.1.2偃麦草属的主要特征和可利用性状

1.1.3偃麦草属的遗传学研究

1.2偃麦草属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2.1利用偃麦草属创建新物种

1.2.2小偃麦多种属的研究及应用

1.2.3小麦-偃麦草属异染色体系的选育及应用

1.2.4小麦-偃麦草属异染色体系的鉴定研究

1.3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实验方案

第二章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异染色体系分子细胞学鉴定研究

2.1材料与方法

2.1.1材料

2.1.2形态学性状调查

2.1.3条锈病抗性鉴定

2.1.4细胞学方法

2.1.5原为杂交

2.2结果与分析

2.2.1小麦-中间偃麦草异染色体系的植物学特征、特性

2.2.2小麦-中间偃麦草异染色体系细胞学研究

2.2.3小偃麦异染色体系的条锈病抗性研究

2.2.4小偃麦异染色体系与阿勃测配

2.2.5小偃麦异染色体系的原位杂交研究

2.3讨论

2.3.1中间偃麦草异染色体系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

2.3.2异染色体系鉴定方法

第三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中间偃麦草是小麦改良育种的主要野生近缘种亲本材料。本文实验目的就是利用阿勃缺体与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中2杂交,通过普通小麦阿勃二体和中2染色体之间的定向代换,创制一系列阿勃背景下的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异附加系、异附加代换系和异附加易位系,为遗传学研究和小麦品种改良提供新抗源种质材料。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形态学观察,6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异染色体系(Line1、Line2、Line3、Line4、Line5和Line6)植物学特征、特性整齐一致,结实正常。小偃麦异染色体系Line1、Line2、Line3和Line4对条锈病抗性与亲本中2相同。2.细胞学鉴定,小偃麦异染色体系Line1、line2、line3、line4和line6染色体数目为2n=4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MI)的染色体构型为2n=22Ⅱ;Line5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MI)的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3.在普通小麦阿勃与小偃麦异染色体系的测交分析中,小偃麦异染色体系Line1、line4和line6测交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1Ⅰ,表明Line1、line4和line6是异附加系;小偃麦异染色体系line2测交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构型,为2n=20Ⅱ+3Ⅰ,表明line2是异附加代换系;小偃麦异染色体系line3测交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1Ⅰ,另外有10﹪为2n=20Ⅱ+3Ⅰ,说明line3除了附加一对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可能发生易位;小偃麦异染色体系Line5测交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构型,为2n=20Ⅱ+2Ⅰ,表明Line5是异代换系。4.原位杂交结果进一步证明小偃麦异染色体系Line1、Line4、和Line6(2n=44),有2条被标记的黄色荧光染色体,是异附加系;小偃麦异染色体系Line2(2n=44),有4条被标记的黄色荧光染色体,是异附加代换系;小偃麦异染色体系Line3(2n=44),有2条被标记的黄色荧光染色体,和2条染色体端部被标记,是异附加易位系;小偃麦异染色体系line5(2n=42),有2条被标记的黄色荧光染色体,是异附加代换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