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展变迁研究
【6h】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展变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导师承诺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导言

1.1选题的基本依据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研究现状

1.4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1.5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学报》的发展历史

2.1《学报》的创刊背景

2.1.1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创办

2.1.2学校科学研究的展开和科研成果的涌现

2.2《学报》的初创与发行

2.2.1《西北农林》、《西北农报》的创刊、停刊及合刊

2.2.2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简析

2.3《学报》的确立与发展

2.3.1确立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2.3.2《西北农学院学报》的出版发行

2.3.3《西北农学院学报》的停刊

2.3.4《西北农学院学报》的复刊

2.3.5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评析

2.4《学报》的稳定与成熟

2.4.1《学报》趋于稳定的标志——《西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发行

2.4.2学校的发展壮大是《学报》稳定成熟的基础

2.4.3《学报》获得的荣誉

2.4.4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提高、数量增加

2.5《学报》迈向国际化

2.5.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版)》的创立

2.5.2《学报》获得的荣誉

2.5.3《学报》作用与地位的巩固

第三章《学报》刊载论文的分析

3.1《学报》刊载论文数量的统计

3.2论文的学科分类

3.2.1总体分类

3.2.2《学报》各个发展阶段载文的学科分类

3.3几种重要学科论文的分类特点

3.3.1农业科学类论文涉及范围广泛,但有所侧重

3.3.2生物科学类研究全面展开

3.3.3经济学研究持续强劲

3.3.4数理科学和化学类基础科学研究得到加强

3.4基金论文分析

3.4.1《学报》刊载论文涉及基金项目众多

3.4.2基金论文率逐年提高

第四章《学报》作者群分析

4.1作者的地区分布状况

4.1.1《学报》作者涉及的地区十分广泛,但发展并不均衡

4.1.2作者涉及的地区数的年际变化较大,《学报》的影响力有待巩固和提高

4.2平均作者数

4.3作者的合著情况

4.4作者所在机构(单位)

4.5年龄结构

4.6职称结构

4.7学历结构

4.8核心作者的分布

第五章《学报》刊载论文的引文分析

5.1引文的分年度统计分析

5.2平均引文率

5.3引文数量的频数分布

5.4引文的语种分布

5.5引文类型

5.6引文的年代分布

5.7引用期刊的分布

第六章《学报》刊载论文学科发展与学校科研领域演替的关系

6.1对农业科学研究更为重视,但其在相对比例呈下降趋势

6.2生物科学类论文迅速增加,学校的生物技术研究发展迅速

6.3轻工业手工业类论文数量上升,农产品加工研究成为特色

6.4数理科学和化学类论文增多,基础科学研究得到加强

第七章《学报》的总体评价及发展对策

7.1总体评价

7.1.1期刊引用计量指标分析

7.1.2期刊来源计量指标分析

7.1.3《学报》总体地位评述

7.2《学报》的发展对策

7.2.1取得的成绩

7.2.2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致 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科技期刊是近现代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文献类型,农业高校学报是我国目前最为重要的农业科技文献类型之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创办最早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我校及其西北农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变化,彰显《学报》在我国西部乃至全国农业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本研究运用历史学、编辑学、文献计量学的理论与方法及EXCELL软件的统计分析功能等量化研究手段,纵横交叉、点面结合,多层次、多视角地研究了《学报》的历史变迁、载文学科类别、作者群、引文信息等,分析了《学报》载文学科类别与学校科研领域演替的关系,并对《学报》在全国农业高校学报、全国农林类期刊、全国所有高校学报及全国所有期刊中的地位进行了总体评价,以期为《学报》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建设国际化期刊及适应我校的发展规划而提供决策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学报》起源于1936年7月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创办的《西北农林》(1936~1947年),在其发展变化的近70年中,《学报》的刊名依次变更为《西北农报》(1946~1948年)、《西北农学院学报》(1956~1960年,1978~1985年)、《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86~2000年)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其发展过程中屡经创办、停刊、复刊,但其发展变迁明显经历了初创与发行、确立与发展、稳定与成熟和迈向国际化4个发展阶段,《学报》也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农林类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20多家权威数据库或文摘期刊固定转载或收录。 《学报》刊载论文的梳理结果表明,《学报》于解放前共出版5卷18期,分别是《西北农林》2卷5期57篇,《西北农报》3卷13期124篇;1956~2004年《学报》共出版32卷169期,刊载论文3737篇。对所有论文学科分类的研究表明,《学报》载文涉及的学科由解放前的4类扩增到《西北农业大学学报》时期的28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版)》时期稳定为20类。《学报》刊载论文以农业科学类论文占主导地位,与《学报》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的定位相符。在《学报》1936~2004年刊载的3918篇论文中,农业科学类论文最多,达2695篇,占总论文数的68.79%,是学报论文的主体类别;其次有生物科学类论文306篇,占总论文的7.81%,是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门学科;排第3位的是经济类论文,有189篇,占总论文数的4.82%;轻工业、手工业类有127篇,排第4位,占总论文数的3.24%。随着刊载论文数的增加,农业科学类论文占总论文数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自《西北农林》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版)》,其农业科学类论文比例依次为91.23%,77.42%,76.16%,69.54%,伴随的是生物科学类、食品科学类、数理统计与化学类、计算机科学类论文的增加,这与学科分化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兴起及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有关,体现了学校研究领域的发展演替过程。 《学报》刊载基金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学报》刊载的基金论文最早于1986年出现,这和我国研究基金项目的设立时间相符。基金论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于2004年达到84.02%。1986~2004年共刊载论文3284篇,其中受到资助的论文有1884篇,占57.37%,说明1986年后,平均有1/2以上的刊载论文获得了基金项目的资助。获得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有1741篇。基金论文涉及的基金项目共有446种,以国家基金委项目、陕西省项目、科技部项目、农业部项目、教育部项目和中科院项目资助的论文较多,分别达509,283,246,175,83和33篇,这些项目对《学报》载文的质量影响最大。 对《学报》作者群的统计分析表明,从1956~2004年,《学报》共刊登论文3737篇,涉及作者共11984人次,平均每篇论文的作者数为3.207人。1998~2004年《学报》发表的1831篇论文中,论文的地区分布涉及全国除海南省和西藏、内蒙古、广西3个自治区外的27个省市自治区。《学报》刊文主要来源于西北地区,陕西、新疆、青海、甘肃和宁夏等西北五省共发表论文1597篇,占总论文数(1831篇)的87.22%;其中有以陕西居多,达1558篇,占论文总数的85.09%;陕西的论文有以本校最多,达1374篇,占总论文数(1831篇)的75.04%。这与学校的地域性和《学报》的办刊宗旨、刊载论文的学科范围相适应,说明《学报》载文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乃至西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的现状和水平。《学报》1956~2004年刊载的3737篇论文中,以3位作者合著的论文篇数最多,其次为2位作者和4位作者合著;作者数以2~6人居多,共有3084篇,占82.53%。对1998~2004年刊载论文第一作者年龄结构的统计结果表明:刊载的1831篇论文的作者中,作者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930人,占50.79%;年龄在36~45岁的有647人,占35.34%;年龄在46~55岁的有184人,占10.49%;年龄在56岁以上的仅有70人,占3.82%。可见,论文作者呈现出明显的“小龄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