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犬皮肤真菌病病原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6h】

犬皮肤真菌病病原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代理获取

目录

文献综述

1.1 皮肤的结构

1.2 犬皮肤病的主要种类

1.3 犬皮肤真菌病的常见致病菌

1.4 犬皮肤真菌病的诊断

1.5 常用抗真菌药物及真菌体外药敏试验

第二章 犬皮肤病的临床调查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试验研究

第三章 犬皮肤真菌病病原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附录

1. 曲霉菌属的形态学特征

2. 犬小孢子菌测序结果

3. 链格孢霉测序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犬真菌性皮肤病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真菌性皮肤病存在发病时间长、症状严重、反复发作等特点,给此病的诊治带来了很大困难。多数皮肤癣菌为人畜共患病病原,因此犬皮肤真菌病的防治对于公共卫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深入研究犬真菌性皮肤病的发病特点、致病真菌构成、耐药性,可以为该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方法:通过在西北农林科大西安动物医院进行样本调查和病料采集,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患皮肤病犬的年龄、品种、性别、症状、发生季节等信息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并总结犬皮肤病的发病规律。收集犬皮肤病病料进行真菌分离培养,并利用PCR方法鉴定致病菌株。根据NCCLS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M38-A2方案)以及Rosco纸片扩散法测定病原真菌对制霉菌素、酮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性。 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犬皮肤病首诊患犬占病例总数的13.62%;病原类型以真菌感染为主(36.33%);7、8、9月为犬皮肤病的高发季(36.89%);两岁以内的犬更易患皮肤病(53.95%);发病部位多为四肢、耳朵、腹部。 试验期间随机采集32只犬的皮肤病料共58份。进行真菌分离培养,共得到20株真菌,利用真菌引物ITS序列对病原真菌进行PCR扩增,经测序最终得到的鉴定结果为:链格孢霉8株;犬小孢子菌4株;条件致病菌共8株,分别是5株曲霉属(其中黄曲霉1株,烟曲霉2株,构巢曲霉株2株)和2株镰刀霉属,1株毛霉属。 参照M38-A2微量稀释法以及Rosco纸片稀释法检测了三种药物(制霉菌素NYS、酮康唑KET、伊曲康唑ITC)对犬小孢子菌及链格孢霉的药物敏感度。通过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得出:犬小孢子菌对三种药物的敏感度为NYS>KET>ITC;链格孢霉对三种药物的敏感度为NYS>ITC>KET。根据M38-A2方案检测三种药物对犬小孢子菌MIC范围:伊曲康唑MIC范围为0.0325~0.5μg/mL,酮康唑的MIC范围为0.25~1μg/mL,制霉菌素的MIC范围为0.0156~0.125μg/mL;三种药物对链格孢霉的MIC范围:伊曲康唑MIC范围为0.0156~0.0625μg/mL,酮康唑的MIC范围为0.3125~2μg/mL,制霉菌素的MIC范围为0.0625~0.25μg/mL。 结论:犬皮肤真菌病多发生于7~9月;主要病原为链格孢霉及犬小孢子菌;链格孢霉对伊曲康唑较为敏感,犬小孢子菌对制霉菌素较为敏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