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我的追寻与文学的可能——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青春写作
【6h】

自我的追寻与文学的可能——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青春写作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节青春与青春写作

第二节青春写作的气质特征

第三节20世纪中国文学视野中的青春写作概说

一、青春写作的精神源头

二、青春时代的青春写作

三、聚焦于时间拐点上的思考

第一章服从与越界

第一节政治乌托邦理想的激情书写

一、共和国童年时代的万岁青春

二、迎合主流的意识形态化写作

第二节遭受贬斥的心灵呼喊

一、青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二、情感私语的曲折表达

第二章觉醒与反抗

第一节走出迷狂的诗性觉醒

一、异化青春的野蛮狂欢

二、拯救心灵的精神火种

三、食指和他的诗歌家园

第二节挣脱困厄的反叛意识

一“白洋淀”圈子的诗歌异端

二、“手抄本”与“文革”青春

第三章启蒙与先锋

第一节人道启蒙语境下复苏的青春意识

一、从广场抗议到“伤痕”悲歌

二、从“今天派”到“朦胧诗”

第二节个性的回归与先锋的探险

一、“选择与变奏”背后的躁动情绪

二、不避极端的先锋实验

三、一场震裂诗坛的“哗变”

四、回望1980年代“在路上”的青春

第四章另类与时尚

第一节感性时代的异质写作

一、“文学新人类”涂抹的青春碎片

二、欲望都市背景下的放纵与迷失

第二节自说自话的市场宠儿

一、“80后”崛起的简短编年史

二、纷乱的节拍与自恋的风景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青春写作既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文学书写确认自我的初始尝试,也是每一时代横断面上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中国当代文学中四代作家姿态各异的青春写作,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主体精神的流变,也为文学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某些新的可能。本文尝试以作家代际更迭与写作姿态变化为切入点,在历时性框架中对当代文学的青春写作进行纵向梳理,进而通过内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于从经验主体到审美主体生成的角度探讨青春与文学的相互关系。 论文由三大部分构成: 绪论部分对青春写作做了概念界定和特征归纳,并在20世纪中国文学视野之中对青春写作的精神源头和流变轨迹进行了粗线条的勾勒。 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十七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