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排球公共课教学应用目标设置理论的实证研究——以青岛理工大学为研究个案
【6h】

高校排球公共课教学应用目标设置理论的实证研究——以青岛理工大学为研究个案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现阶段大学生体质水平现状的要求

1.1.2 体育教学新方法的应用,来满足排球公共课教学的要求

1.1.3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需求

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1.1 目标的概念

2.1.2 目标设置理论概述

2.2.1 国内高校排球教学改革研究综述

2.2.2国内目标设置理论应用到教学和训练中的研究现状

2.2.3国外目标设置理论应用到教学和训练的研究现状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教学实验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及分析

4.1 目标设置应用到体育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4.2 目标设置应用的指导思想

4.3 目标设置应用到体育教学中的目标

4.4 目标设置的教学评价

4.4.1 教学实验前的诊断性评价

4.4.2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4.4.3 期末的最终评价

4.5.1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结果与分析

4.5.2 实验后对排球考核的结果与分析

4.5.3 试验后成绩明显差异的分析

4.5.4 试验后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分析

4.5.5 实验后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分析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整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大的背景下,全国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合学校自身发展以及利于学生发展的体育教学新方法。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大学教学的要求以及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传统教学在大纲中对技能的掌握和达标的要求作为主要内容,往往以分数的高低来评定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以及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这显然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大学体育教学要求。而排球教学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排球运动的特点是对技术要求高,战术素养强,给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排球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俗话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出学生积极参与排球运动的兴趣性,努力探索出一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好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运动的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
  本研究以“目标设置理论应用到高校排球公共课教学”为研究的切入点,以青岛理工大学为研究个案,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加以深入探讨研究,以求探索出在高校普通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动机及完善排球教学体系,为实现青岛理工大学排球教学改革以及制定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能提高排球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运动参与,提供具有良好使用价值和理论参考。通过本研究以期获得如下研究成果:
  1.在排球公共课教学中,将目标设置理论运用到教学中能够提高技能掌握。
  2.目标设置理论将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增强学生的运动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3.目标设置理论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堂表现力,增强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作用。
  4.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度,提升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构建良好运动氛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