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型期的村庄治理: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与互构——新制度主义视野下赣中Y村研究
【6h】

转型期的村庄治理: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与互构——新制度主义视野下赣中Y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的意义

1.3文献综述

1.4理论视角

1.4.1制度的含义与分类

1.4.2制度变迁理论

1.4.3制度变迁理论的适切性分析

1.5研究方法

1.5.1参与观察和实地研究

1.5.2过程——事件分析

1.5.3个案访谈

第二章村庄治理的一般分析

2.1村庄治理的涵义

2.2村庄治理的主题与内容

2.3村庄治理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基于Y村的实地研究

3.1村庄概况

3.2村庄社会生活

3.2.1城市与乡村的两栖生活

3.2.2理性化的人情交往

3.3礼俗仪式与村庄公共生活

3.3.1婚礼的简化与消逝

3.3.2宗族活动的衰退

3.3.3村庄民间信仰的凋零

3.4村庄政治演绎

3.4.1悬浮的村委会

3.4.2村庄选举中的冷漠参与

3.4.3村庄公共品的供应困境

3.5村庄中的国家

3.5.1计划生育政策

3.5.2新农村建设

3.5.3惠农政策

第四章村庄治理困境剖析

4.1传统因素的消解

4.2现代制度的失效

4.3精英的缺失

第五章基本结论与对策探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的发展是以广大农民的利益为代价而换取的,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前进,城乡差距却在进一步拉大,三农问题益发凸显,并衍生出“农民工、失地农民和村落终结”的新三农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成为现在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焦点问题。农村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共同体,能否通过有效治理,在生产生活上留得住农民,安顿好农民,能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充当稳定器,或至少农村能为现代化提供相对有序的稳定条件,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就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
   本研究在综合梳理原有村庄治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选取赣中Y村作为研究样本,从村庄的社会生活、村庄的政治演绎、村庄中的国家话语三个方面考察了Y村的村治过程。通过对Y村的观察、记录、描述、分析,来获取一些传统村庄治理因素和现代制度影响下的村庄治理状况,通过二者在村庄治理结构和村民日常生活的体现,来认识传统因素的衰落和现代制度的过于形式化及缺乏实效性对村庄治理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而提出解决路径,即在重振传统地方性资源的基础上,以国家力量促进制度变革,加快农民的组织化进程,大力培育村庄精英,融合村庄传统与现代因子,使村庄达到“善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