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2016年中国建筑史学年会
2016年中国建筑史学年会

2016年中国建筑史学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内蒙古包头
  • 出版时间: 2016-09-23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会议文集:2016年中国建筑史学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探讨了土默特地区明末清初格鲁派寺院最为流行的汉藏结合式的钦措大殿——"大召模式"的形成背景.通过现存的三个典型的明中期"大召模式"的钦措大殿——大召、乌素图召和美岱召的大经堂的历史沿革、功能需求及柱网结构三方面分析,得出了该模式中经堂和佛殿并列的特有做法是由寺院需求及发展逐步形成和加建而来的,并非通过初期的统一设计完成.最后,论述了"大召模式"的价值和影响.
  • 摘要:坦坪村是湖南通道地区能够体现坪坝型侗寨布局的典型村寨,本文按照历史演进的顺序,分析坪坝型侗寨聚落的形态演变与组织特征,揭示古村寨的演变与组织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该村寨的存在价值与现状问题,提出一些新的保护措施与方法.
  • 摘要:本文采用实地调研、访谈、文献查阅的方法,以宁波古建筑保护管理体制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发展背景状况,多层面分析市场和体制如何影响一线工匠的生存状况,从而影响古建筑保护的原真性这个过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呼吁相关部门重视古建筑建设的特殊性;完善相关机制,提高传统工匠在实际操作中的地位,将保护政策的重心从保护建筑转移到保护工匠.
  • 摘要:《营造法式》中大木作制度共两卷,其中第四卷是专论材分制度与铺作制度的。1983年梁思成的《营造法式注释》上卷中,作了82条注(其中包括存疑5条,征引的6条〕。此后的30余年中,对于《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精进,若干问题的认识已得以深化,有必要对《法式》进行补注及对旧注进行考核、辨证,即所谓“义疏”。本文对《营造法式》卷四中的材分、铺作的主要构件、重拱与计心等几对相关概念的误读,加以辨析,进而对其相关条目进行补注.
  • 摘要:台湾、福建地区的闽南园林,空间风格迥异于主流的江南园林,常被认为是岭南园林的一支,但其实无论历史源流、发展区域或文化形式,皆有落差.历史上的遗迹,如郑成功为叔父郑鸿逵准备的退休处所呈现了闽南人的园林观.施琅亦曾于漳泉故居辟建园林,然皆倾圮无存.台湾传统园林建筑,现存遗构大抵成于明清;福建现存遗构亦大抵成于晚清.盛清之后,福建园林则颇受呈主流之势的江南园林的强力影响,尤其是在布局、掇山、理水,以及回廊通道、景象引导等手法上.甚至晚清至民国,福建园林更受到西洋建筑元素影响.本研究意图,以闽南地区遗构,并参考台湾、金门等私家园林,意图追索出影壁山、亭沼结构、书卷墙等仅在闽南传统才能得见的特殊空间手法.
  • 摘要:夹处在三貂角与基隆之间的龙洞聚落是台湾东北角许多渔港聚落中的一个,其看似淹没在战后现代性特殊发展之下,却仍具有着因为特殊洋海地质生态与社会历史质素所交缠形构而成的丰富空间性魅力.不同于鼻头等纯粹靠洋海维生的其他海港,也不同于渔矿共生的水湳洞等,龙洞聚落不仅透过焚寄网、一支钓等渔业生产方式攫取了洋海美泽,并在开垦之初即运用山林坡地建立了一定的农业,从而求得了生存的利基,并形构了由渔、农生活交相组织为主要内涵的特殊地域文化及地景,值得对其进行深度发掘.本研究即希望援引历史社会学、人文地理学、建筑学等跨领域聚落研究长期积累的"地域性"视野,透过文献搜集与田野调查,对龙洞聚落的"文化地景"进行历史社会的考察,不仅借以深度了解台湾东北角渔港聚落之地景,也作为未来聚落重新再造的参考性基础. 本研究即希望援引历史地理建筑学之跨领域聚落研究长期积累的“地域性”与“文化地景”视野,透过文献搜集与田野调查,对龙洞聚落的“文化地景”进行历史社会的初步考察,一方面,就其自然地理之特色进行人文层面之理解;另一方面,就聚落之历史社会空间层面进行考察,理解聚落在历史社会变迁中的历史空间与社会空间样貌;最后,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龙洞聚落特有的地域性与文化地景,不仅借以深度了解台湾东北角渔港聚落之地景,也期待作为未来聚落重新再造的参考性基础。
  • 摘要:黔西南布依族民居形制古老,营造技艺传承至今.通过考察兴义市巴结镇南龙古寨民居,访谈了大木匠师,观看了立架过程,记录探究了这一地区布依族民居的建筑特点、设计规则、构造做法、营造方法等.研究表明,该地穿斗架技艺保存有较多古法,是南方穿斗架的代表性样本.本文是穿斗架重要案例研究,对于全面探究我国南方木构架的内在机理与发展规律有促进意义.
  • 摘要:针对佛阿拉城城郭结构的两种流行观点,本文梳理了有关的历史文献,分辨了纪实笔记、官修实录、清代方志和民国方志四种因体裁和时代不同而不同的记述佛阿拉城的方式,总结出了历史文献中四种佛阿拉城及其遗址的城郭结构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纪实笔记、实录体史书与清代方志三种史籍所记模式的联系,并在后金国武力扩张的历史背景下,推断出佛阿拉城城郭结构的发展变化,进一步说明了佛阿拉城城郭结构的疑问,并指出了释疑的工作的途径.在佛阿拉城的历史作用获得讨论的同时,关于佛阿拉城的城郭结构却没有足够的深入分析。虽然多数观点认为佛拉城的城郭结构是内外三重,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头十年,这期间里一直存在着对“三重”结构的两种不同的解释。其一解释为“套城-外城-内城”三重,其二解释为“外城-内城-木栅”三重,亦有不计“木栅”,认为佛阿拉城仅有两重城墙的。以上的不同解释是怎么产生的,相互之间有没有关联?对佛阿拉城的城郭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不但是女真聚落发展研究中的课题,对于论定佛阿拉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也是必需的。
  • 摘要:作为普通高校承担建筑史课程的教育工作者,如何进行接下来的建筑历史的研究,以及引导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在深刻领悟民族传统精髓的基础上恰当地将其运用于规划与设计,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城市化建设与建筑设计的现状入题,提出了现代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趋同化以及缺乏民族传统、地方特色等弊端,从延展建筑历史研究与教学的广度,加强古建筑测绘实践活动,结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促进建筑设计的传承与革新四个方面来探讨建筑历史的研究和教育方向.
  •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正在大规模趋于衰败,甚至消失.本文基于对焦作贵屯村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前贵屯传统村落在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文化传承、生态旅游两方面贵屯村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建议.
  • 摘要:因建设三峡工程,长江上游两岸仅少量古典场镇(如磁器口古镇)因选址较高得到保留,极少数场镇(如大昌古镇)得到搬迁保护,大量场镇均未逃脱被淹没的命运.据统计,三峡工程淹没场镇总数在100个以上,其中不乏古典场镇.这些淹没的古典场镇绝大多数已变为三峡库区消落带中的遗址,但我们仍有希望去保护这些"消亡"的场镇.本文以淹没后被确定为三峡迁建传统风貌镇的重庆市忠县洋渡场为例,讨论这一类淹没古典场镇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思路.
  • 摘要:在与晋中窄院民居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本文对山西介休张壁古堡独有的场院民居形制进行了系统研究,除揭示出其与晋中窄院的一致之处外,重点说明了其在用地紧张的堡寨式聚落格局中普遍存在的独特性,进而联系其所在聚落的特殊性质而对这一特殊的民居形制成因进行了探讨,揭示了民居建筑与堡寨聚落之间的同构关系.
  • 摘要:娘子关地处晋冀交界,扼守平定盆地与井陉盆地之要道,区位险要、关防历史悠久.自隋代设关以来,此地关防历经变迁,至今仍有唐宋之承天军与明代娘子关之遗存.承天军城与娘子关关城,在空间特征上鲜明地反映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格局下的防御特性,体现了宏观历史对地方空间的影响.
  • 摘要:在近代鼓浪屿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中西双方都试图以宗教建筑来标注城市空间中不同文化的势力范围,并以此影响、改变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由此形成本地信仰与外来宗教在城市领域中的博弈与融合.本文从中西方宗教的建造活动、传教方式和宗教设施、华人住区的教堂建筑、历史地图中的领域表达等几个方面讨论华、洋双方宗教势力对鼓浪屿城市空间的控制和改造,以及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近代城市景观特征.
  • 摘要: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兴起,以及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近现代工业遗产成为城市文化触媒的条件日趋成熟.本文试通过湖南株洲工业遗产建筑的活化与更新研究,探讨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生活发展的互动途径与方法,从社会效应、景观效应和经济活力的角度探索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触媒转换效应.
  •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在当今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到我国城市和建筑的繁荣.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在新加坡的教学体会和研究,对中国传统建筑在当今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分析.同时,结合对学生作业案例的进一步分析,提出了一些基于可持续理念的设计方法和手段.
  • 摘要:本文以云南"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大理巍山县回族村落东莲花村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地域与民族的角度,重点地探析了回族作为一个外来民族,在受到各种文化、地域、气候等多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独特建筑与文化的嬗变现象.以点窥面,发现中国各地回族建筑形式呈现多样化的根源. 由“东莲花”回族传统聚落的公共建筑—清真寺与民居院落的建筑特征可以看出,不管是作为回族精神与宗教信仰的宗教建筑,还是与回族日常居住生活息息相关的居住院落,从回族落籍云南之始,就已经处于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方式、周边民族文化影响的大环境之下,在其建筑造型、营造技术、建筑装饰特征等方面都透出当地马帮文化、毗邻地区民族文化及中原汉文化影响的特征。中国传统木构技术与装饰特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回族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传承。对于这些文化与技术的吸收,回族总是本着利于本民族发展、能适应本民族文化、不违背宗教戒律与要求的前提下吸收与继承,这种有选择地吸收继承就是回族包容性的最大体现。这种包容性并非限于滇西大理的回族,全国的回族皆是如此,这也是各地回族建筑造型多样、装饰样式丰富、营造技术繁多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正是回族的这种包容性使得他们更容易在中国的广大土地上适应不同地区的地理气候与文化特征,开枝散叶并茁壮发展。
  • 摘要:随着保国寺大殿科技保护监测系统的建设逐渐深入,工作重点从对周围环境的监测开始转向对文物本体材质和残损状态的监测上来.而大殿主要由大量制构件组成且易被侵蚀并已经有残损,因此是文物本体监测的主要方面.由于构件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残损状态各异,因此有必要建立数据库对上述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以下将详细介绍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工作流程及阶段性成果,同时提出一些所遇到的问题提请各位专家讨论指导.
  • 摘要:本文探讨了嵩祝寺、智珠寺、法渊寺三寺并列的布局特点和历史价值.对现有的嵩祝寺、智珠寺的改建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同时,提出了嵩祝寺保护中被忽视的问题,并对历史文化以及寺院整体价值的保护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不可否认智珠寺的修缮是相当成功的,并且在国际上也获得了认可。但是智珠寺的改造同样私自改变了寺院布局,将厢房改建为高档客房。国外许多教堂改成博物馆或图书馆,仍然得到了较好的利用,而篙祝寺、智珠寺却成了少数人行使特权的地方,甚至还有二次破坏。经过改造的寺院,虽然建筑得到了保护但是其灵魂已不复存在。篙祝寺、智珠寺也许修缮得很好,但它们的“新生”是丢弃了灵魂换来的。
  • 摘要:本文以福陵隆恩殿须弥座建筑艺术特色为出发点,通过对其尺寸、雕刻纹样以及材质进行分析与比较,探究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价值.福陵隆恩殿须弥座整体保存完好,纹样清晰,集中了浮雕、圆雕等雕刻手法,形式风格上与众不同,独一无二,是满汉文化结合的宝贵艺术品.
  • 摘要:哈尔滨是一座拥有多元文化的城市,其受外来宗教文化的影响较深,其中东正教的影响最为突出.东正教独特的发展历史演变形成了其独特的教堂建筑空间,这些建筑对于哈尔滨这个城市来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提升了城市自身的魅力,所以对于现有宗教建筑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哈尔滨东正教的历史及发展与其独有的教堂建筑空间特色,并结合实际调研对其进行了总结,而后提出了在城市未来发展中对宗教建筑进行保护的相关策略.
  • 摘要:本文旨在探究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文化在长江上游重庆地区的传播影响与演变.结合大历史背景和田野调查资料,剖析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文化对于近代重庆主城建筑发展在建筑类型、建筑构造、建筑装饰以及建造技术层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总结出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期,重庆建筑在近现代化进程中所呈现出的阶段性和地区性特征.1891-1929年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在重庆大量修造的领事馆、洋行、教堂和教会医院等建筑,快速改变着这座城市尤其是沿长江两岸建筑的面貌,改变着人们对于城市空间与景观的认识。在经历了最初西方建筑文化的简单移植后,又开始了因地制宜的本土化尝试。但是由于这一过程并非由某一类专门力量进行主导,导致本土化过程中缺乏系统思考和指导,表现为随意性和未完成性,这既折射出本地经济、政治环境与沿海城镇的差别,也反映出“折中主义和文化多元化”观念在19世纪末期已经成为全球化进程中东西方世界共同的选择。
  • 摘要:在亚洲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游牧族鲜卑族,其对于中国都城形式影响甚巨.本文采取历史学、考古学、文化研究等多元的综合研究方法,在北魏拓跋鲜卑及东部慕容鲜卑的研究基础上,加入对西部鲜卑的延续性比较,聚焦于三支鲜卑的族群结构与空间经验转变的异同比较,进行初步的思考.相较于北魏拓跋鲜卑及慕容鲜卑,西部鲜卑族的历史经验显现了其游牧族群多元共处及东挤西迁南迁的特性,其首都城市在快速移动营造,但也由于时间皆不长久,其首都城市功能有待考究。若如吐谷浑的伏侯城以游牧族储存与政治军事功能为主。不同族群构成特色,河西鲜卑的南凉,多部落多族群,许多首都皆是自汉、五凉政权所设的城市,姑减也是在汉制城市之上;拢西鲜卑的西秦,基本上在拢西的兰州周遭营建首都,拢西一带,并未离太远;吐谷浑,则是全新的首都城市,但郭而不居,王族居城为主。
  • 摘要:一千多年前活跃在东北亚的高句丽民族创造了辉煌的石头文明.本文以中国境内现有的高句丽山城城墙为研究对象,并以西丰县的城子山山城为例,通过实地勘测,运用建筑学、力学、材料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知识,仅从墙体外表面砌筑的原料选择、石料的加工处理技术以及石材的砌筑方式等方面,阐述高句丽石砌城墙的砌筑技术的某些特点.
  • 摘要:但凡古城古镇乃至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建设中,咖啡似乎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经营项目,似乎有了咖啡才有了格调,有了咖啡屋才有了旅游休闲的味道.而传统的"茶"却难见踪影.咖啡还是茶,实已不单纯是一种饮料,一种习惯,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而对于此的选择取向透露出的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于保护的认知,包括对文化体验的理解.这是当前传统城镇与村落保护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咖啡与茶,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的标识,既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化标识,也是一种传习久远的特殊的生活方式与习惯风俗,二者无论是形式上或是意义上均存在极大差异。而在保护计划中实施的对于咖啡或茶的选择,其本质上出于对文化含义理解的差异。只有涵盖了“习惯”的文化才是完整的古城文化,只有保护了“习惯”的措施才是对于古城文化的整体保护。在对传统城镇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中,我们需要认真地研究其文化的特殊性,审慎地思考其发展的策略。于传统城镇村落而言,保护与展示的均应是其本色的文化,以及其乡土的特色。而于外来者而言,首先应该建立的也是对于乡土文化的认同,奔波上百甚至上千公里而置于传统的场景中、乡村中,最有意义的应该是一种与一般的城市生活不一样的体验,包括从特定的自然环境、村落建筑乃至特殊的民风民俗、生活文化等的整体体验,从一般的浏览观摩到直接的体验参与,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之旅、乡村之旅。
  • 摘要:建筑史实践,包括知识传授准备、相关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古建筑理论体系的建立,这个过程中涉及软实践的课堂教学和硬实践的现场实习,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建立古建筑的理论体系,使用该体系解决当前的问题.建立这个体系,系统的观点和指导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的安排、可行性方法的确定都必须在系统观点的指导下进行,使知识点的传授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由面成体.系统体系既可以避免知识的重复讲授,又可以减少知识盲点的存在,同时为学生建立一套系统的古建筑实践体系,为本科学生考研升学和就业实践创造必备的条件.
  • 摘要:比利时圣母圣心会自1865年来到中国,在中国长城以北地区活动频繁,时间长达90年(1865-1955年).在此过程中修建了大量的教会建筑来满足他们的传教活动需要,但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座教堂在中国内战期间(1947-1949年)和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年)中幸免于难,留存至今并继续使用.本文将重点讨论圣母圣心会的传教士在内蒙古地区建造的教堂建筑,其中包括一位鲜为人知的比利时建筑师——和羹柏,他在内蒙古、河北等地建造了大量教会建筑,具有明显的比利时特色.这批建筑遗产显示了中比两国文化交流的积淀,值得共同关注与保护,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
  • 摘要:应县木塔作为中国规模最大、高度最高、留存最久的木构佛塔,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从建筑历史、结构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概述了应县木塔之于中国乃至世界建筑与文化的重要价值;进而探讨了其模型制作对于濒危古建筑的保护、研究及教学的重要意义.
  • 摘要:本文以高等建筑学专业中国建筑史课程引入古建模型的建构教学改革为背景,对模式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通过对照总结教学改革各环节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有针对性地不断提升和完善教学改革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互动效果,提升学生对古典建筑文化的理解深度和运用中国古代营造技术的能力.
  • 摘要:研究生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论文选题是学位论文的关键一环.论文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为研究对象,以1987-2015年为研究时段,通过对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情况进行统计、整理与定量分析,总结出该方向硕博论文选题的特点和潜在的规律,进而对未来选题提出建议,为相关研究人员的教学、科研提供参考.笔者鼓励鼓励硕博士生参与学术研讨会,建议考虑选题的可持续性问题,注意全面地掌握文献、控制选题大小和科研性。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MDDS文物古迹诊断系统,论述了该系统与北京20世纪遗产建筑保护的适应性及其价值.通过建构层次模型、判断矩阵、遗产建筑健康指数评价模型、指标权重体系与模糊综合评判方式,提出了20世纪遗产建筑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摘要: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紧迫性日趋严峻.然而历史名城保护是一项涉及综合性信息管理的复杂工作,需要进行大量历史资源地理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宣传.在当前保护经费和关注度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传统基于人工操作的工作方法难以满足其复杂的数据管理需求,导致保护工作的进展缓慢.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城市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的推进,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规划支持系统(Planning Support System,PSS)技术框架的发展和成熟,提出依托于技术支持的历史名城智慧管理框架成为可能.本文以长沙市为例,构建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数据库,实现资源信息的网络发布与共享.并建立历史街区保护评估、规划编制、日常保护和管控的方法,增强规划的科学性,为长沙市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与实施之间提供技术支撑的交流平台.
  • 摘要:乐教在古代教育的重要地位,不仅在于其重要的教育内容,而且还在于它转化为其他教育内容的形式,并对教育和民族心理产生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学宫钟鼓亭也是这种教育思想下的产物之一.相对于其他省份的学宫而言,具有开拓意识和浪漫主义情怀的湖南先民并不局限于基本建筑类型,普遍增设了在古代城市或寺庙中较常见的钟鼓亭,成为反映湖南学宫建筑地域特色的重要乐舞仪式建筑之一.本文以孔子乐教思想为原点,通过调研湖南现存学宫建筑和学宫志书布局图,探讨湖南学宫钟鼓亭的形成原因,结合实例分析钟鼓亭的布局特点、平面形制、立面形态类型,对研究、保护和利用具有湖南地域特色的学宫建筑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为了研究豫北地区民居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本文选取豫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生土民居和新建砖混民居进行实地调研,并对室内外温度、相对湿度等室内热环境参数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对比,指出新建砖混民居的室内热环境要优于传统生土民居,但两者室内温度均低于国家规范要求.数据表明,单层、北向开门和一字形设计导致生土建筑室内热环境较差,而砖混民居围绕主要使用房间进行功能布局的"向心性"设计是其保持较好室内热环境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室内热湿环境的改善和新民居的设计提供了依据,为农村住宅的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 摘要:"三魁"是一处山溪交错汇聚的魅力地域,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中南部较大山谷盆地之间,通往福建桐山的古道自此经过,加以银矿曾经盛产,让此处在发展过程中曾有着不同于泰顺其他地方山多田贫、交通不便而物产极度缺乏的窘况,拥有相对傲人的发展资本.其在历史演变中浮显,亦在其中进行地域重心、方位等的移转与重组,不仅转变了自身的空间意涵,更调整了空间功能与形式,从而蔚成了以山、溪为主的空间性整体样态而维系至今,直接构成了三魁地域性及文化地景形塑的重要基础.为此,吾人有必要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其做一历时性考察,并探究其山溪交会的人文地理特质以及特殊的地域文化意涵,以作为后续的研究及旅游等规划实践的基础.而此,对于急切找到自身特色以切合泰顺旅游主业化发展趋势的三魁,无疑是相当重要的,毕竟"三魁性"的发掘乃是一切创作的基础,是地方能否找到自身灵魂的实践锁钥.
  • 摘要:陕西省榆林市位于草原游牧文化和黄土高原农耕文化的交汇之地,是我国著名的塞上卫城,是卫代中国北部地区万里长城沿线的军事重镇以及蒙汉民族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榆林卫城为明清城堡卫建筑,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以榆林卫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榆林卫城的历史沿革、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城址的变迁、卫城发育的历史地理基础、资源构成和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榆林卫城保护与发展的技术路线和具体措施.希望能为以榆林市为代表的同类历史遗产城市,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演化与保护及更新发展等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 摘要:会馆建筑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急速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变迁的产物,是社会多元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作为明清时期民间的一种重要公共建筑,体现了当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生活风貌,是研究该特定时空的文化历史的最佳实物见证.蜀河镇作为会馆的集中地,会馆间为了占有商业市场、扩大生存空间以及展示各自综合实力而展开的斗争和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冲突,从未停止过。会馆建筑无疑是各会馆组织综合实力的最突出的体现。为此,客民及商贾们修建会馆建筑时,有的不惜代价从家乡请来建筑工匠,有的甚至从家乡购买建筑材料,按家乡的建筑风格,在客地构建一个乡土环境,借以展示实力和确定其地位。具体分析了会馆建筑平面形制、空间特色、造型处理。会馆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物,异地而建,其建筑文化艺术必然会与当地的文化发生相互影响。深入了解该地区的会馆建筑对于了解研究该地区及其周边的建筑特征及其民俗文化无疑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 摘要:皖南地区(包括安徽省内、长江以南的黄山、宣城、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六市)的历史村落(包括已公布的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安徽省历史村落及其他历史村落)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研究皖南地区历史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情况,对完善保护规划编制内容、推动保护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皖南地域历史村落保护规划编制情况的细致调研,总结历史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保护工作开展的难点,为未来历史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和保护工作的开展提出相关建议.历史村落保护整治利用规划在对建筑、资源现状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格局、自然景观、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保护措施,并重点针对村庄旅游发展制订了详细规划。文物遗产保护规划重点针对文物本身及其周边环境提出了保护控制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安全防灾、展示利用以及与地方社会发展相协调等规划要求。
  • 摘要:以浙江为例,探究传统村落城乡流要素与场空间的供需匹配度.浙江传统村落具备"空间分布小聚大散、村落类型多元复合、保护名录四级联动、规划体系四位一体、实施机制落地导向"的五大领先优势,但存在"生产场所供给缺位与错位并存,生活场所供给缺位、错位与越位并存,文化场所供给缺位与越位并存"的问题.空间与要素是否契合决定了交易成本的高低,交易成本变化能带动城乡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形成"要素与空间契合-交易成本降低-城乡要素相对价格降低-吸引更多要素与空间契合"的良性循环,因此,"一个人村庄"的背后是空间供给与要素需求的偏离.有必要遵循供需耦合的传统村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借助传统耕种农业与新兴"互联网十农业"并重的生产方式回归、大家庭与小家庭规划建设管理并重的生活方式回归、原真性刚性保护与实质性活态利用并重的文化精神回归等举措,回归"多个人真正生活的村庄".
  • 摘要:本文以广西贺州市钟山县大田村和贺州市桂岭镇凤凰塘这两个古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测绘和实地拍摄记录,从大田村和凤凰塘的迁徙形成过程以及地理、气候、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入手,研究大田村与凤凰塘在村落的选址、风水格局以及民居特色方面的异同,了解"外迁式"村落的背景与人文特色,探究"外迁式"村落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的变化,以完善桂北地区对"外迁式"古村落的研究.广西的古村落资源极其丰富,富有民族与地域特色,对这些古建筑村落进行全面的保护不仅包括古建筑群,还包括这里的山体植被、河流水系、村落布局和人文文化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