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联网+”背景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
【6h】

“互联网+”背景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互联网+概述

2.1.1 互联网+的提出与发展

2.1.2 互联网+政府政务的形式

2.2 服务型政府

2.2.1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

2.2.2 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2.2.3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

2.3 相关理论

2.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3.2 网络化治理

第三章 互联网+背景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互联网+背景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现状

3.1.1 电子政务

3.1.2 政务微博

3.1.3 政务APP

3.1.4 政务微信

3.2 互联网+背景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问题

3.2.1 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差距

3.2.2 政府工作人员认识不足

3.2.3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3.2.4 政府部门问信息资源协同平台欠缺

3.2.5 数据安全无法保障

3.2.6 相关制度不完善

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各地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4.2 政府人员互联网意识薄弱

4.3 国家立法滞后

4.4 碎片化的存在

4.5 信息的特点

4.6 制度完善滞后性

第五章 互联网+背景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借鉴

5.1 电子政务

5.2 政务微博

5.3 政务APP

5.4 政务微信

5.5 浙江省打造政务服务网

第六章 互联网+背景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建议

6.1 宏观上政府助力

6.1.1 加大资金投入

6.1.2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6.2 政府工作人员改变认识

6.2.1 突出服务意识

6.2.2 突出技术应用意识

6.3 加快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进程

6.3.1 借鉴发达国家法律建设

6.3.2 加快制定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6.4 加强信息协同平台建设

6.4.1 改革现有管理方式的弊端

6.4.2 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

6.5 加快开展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6.5.1 完善信息安全相关技术

6,5.2 思想上重视信息安全

6.5.3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6.6 完善相关制度

6.6.1 完善流程机制

6.6.2 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

6.6.3 建立相关的长期制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从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在中国提出以来,各级政府都在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更加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求政府必须以人为本,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处理和利用手段日益深入各个传统行业。“互联网+”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来推动传统行业的发展,其理念与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不谋而合,当“互联网+”与政府建设相结合时能够提高政府效率,更好地满足公众对政府行政高效的需求,便利公众办事,进而实现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现阶段“互联网+”在促进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主要表现为电子政务、政务微博、政务APP、政务微信四个方面,但目前这四个方面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首先对“互联网+”和服务型政府这两个概念进行阐述,接着描述了“互联网+”政务建设的四种主要形式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运用“互联网+”来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所凸显的问题,并深入剖析了其中的原因,最后在借鉴国内外政府运用“互联网+”进行政务建设的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政府能更好地运用“互联网+”这一工具,来实现政府转型和职能转变,使政府更好地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满足人民需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