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私合作(PPP)项目收益分配问题研究
【6h】

公私合作(PPP)项目收益分配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成果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国外PPP模式的研究现状

2.2国内PPP模式的研究现状

2.3 相关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讨价还价模型的PPP项目收益分配问题研究

3.1 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及分类

3.2 博弈论概述

3.3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

3.4 基于讨价还价模型的PPP项目收益分配模型

3.5 算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创新努力修正的PPP项目综合收益分配策略研究

4.1 考虑投入比重的初始收益分配

4.2 基于Shapley值法的收益分配

4.3 考虑风险分担系数的收益分配

4.4 基于ANP的PPP项目综合收益分配方案

4.5 创新努力对PPP项目收益分配的修正

4.6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背景资料

5.2 考虑投入比重的初始收益分配

5.3 基于Shapley值法的收益分配

5.4 考虑风险分担系数的收益分配

5.5 基于ANP的综合收益分配

5.6 创新努力对收益分配的修正

5.7 PPP项目收益分配中应注意的事项

5.8 优化PPP项目收益分配方案的对策及建议

5.9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及不足之处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荣誉及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目前,国家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PPP在我国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并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然而,随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的不断扩大,政府面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为缓解财政资金的不足,迫切需要实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的多元化,而PPP模式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并且能够利用私营部门的先进管理模式提高PPP项目的运营效率。
  由于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目标不一致,公共部门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的实现,而私营部门追求的是投资收益最大化。因此,PPP项目收益分配问题就成为公私双方关注的焦点之一,能否对项目收益进行合理分配是PPP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本文通过对PPP项目收益分配问题进行研究,能够丰富PPP项目收益分配的理论研究,为PPP项目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首先,本文在阅读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PPP项目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PPP的内涵及分类、PPP项目的组织机构及运作流程、利益相关者理论、PPP项目收益分配模式及原则等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
  其次,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PPP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利益冲突,分别构建固定收益分配模式、产出分享模式下的PPP项目收益分配模型。对于固定收益分配模式下的PPP项目收益分配问题,本文借鉴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的讨价还价模型构建基于讨价还价模型的PPP项目收益分配方案,并分析了损耗系数这一参数。对于产出分享模式下的PPP项目收益分配问题,在提出基于投入比重的初始收益分配方案后,又提出了基于风险分担系数的收益分配方案和基于Shapley值法的PPP项目收益分配方案,利用ANP法确定公私双方的风险分担系数以及基于投入比重、风险分担系数、Shapley值法的三个单因素收益分配方案的权重,构建基于ANP的PPP项目综合收益分配方案,并进一步利用创新努力对基于ANP的PPP项目综合收益分配方案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收益分配方案。
  最后,本文搜集北京地铁四号线有关素材作为案例背景,对基于创新努力修正的PPP项目综合收益分配模型进行了验证,提出了应用PPP项目收益分配模型应该注意的事项。针对PPP项目运营收益不足以使私营部门获得合理回报的情况,提出了优化PPP项目收益分配方案的对策及建议。在总结研究结论及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