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陕西省民办高校教师激励问题研究
【6h】

陕西省民办高校教师激励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2.1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相关理论概述

2.1激励的定义

2.2激励的过程

2.3激励的作用

2.4主要激励理论

2.4.1内容型激励理论

2.4.2过程型激励理论

3 陕西省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陕西省民办高校教师结构要素分析

3.1.1专、兼职结构

3.1.2年龄结构

3.1.3职称结构

3.1.4学历结构

3.2陕西民办高校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

3.2.1需求诱导因素方面针对性不够强

3.2.2薪酬激励作用发挥有限

3.2.3人员聘任和职务晋升方面执行制度不严格

3.2.4绩效考核方面实效性不强

3.2.5职业规划激励方面投入长期不足

3.3陕西民办高校教师激励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外部原因

3.3.2民办高校自身原因

3.3.3民办高校教师的个人原因

3.4陕西民办高校激励存在问题造成的后果

3.4.1影响了教学质量

3.4.2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4.3增大了管理成本

3.4.4间接引起民办高校学生流失

3.4.5使民办高校人事管理陷于被动和尴尬的局面

4 陕西省民办高校教师激励实证分析

4.1数据来源

4.1.1调查问卷的设计

4.1.2 数据的收集

4.2陕西省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灰色关联分析选择

4.2.1激励效应灰色关联度理论概述

4.2.2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构建

4.3激励效应的关联分析

4.3.1数据处理

4.3.2优势分析

4.4建模对比分析

4.4.1激励因素建模的横向数据分析

4.4.2激励因素建模的纵向数据分析

5 陕西省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的完善

5.1完善激励的总体思路

5.2完善激励的原则

5.2.1以人为本的原则

5.2.2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5.2.3差异性原则

5.2.4综合性原则

5.2.5灵活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原则

5.3完善激励的方法

5.3.1改善待遇的基础激励

5.3.2民主管理的参与激励

5.3.3搭好人梯的发展激励

5.3.4提供舞台的成就激励

5.3.5引入竞争的能量激励

5.4完善激励的内容

5.4.1完善民办高校的人事制度

5.4.2建立和完善吸引人才的内部环境

5.4.3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5.4.4完善薪酬机制

5.4.5完善民办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6 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陕西省高度重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第一轮民办高校发展中抢得了先机,占据了主动地位,开辟了民办高校发展的新局面,民办高下经历了多年的发展,逐渐开始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着手从激励角度来提升教师实力和学校的办学水平。
  民办高校本身具有社会公益性和企业盈利性双重属性。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具有社会公益属性,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又具有企业盈利属性。在这一特殊性下,研究民办高校的教师激励问题,有利于应对当前陕西民办高校也存在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相关扶持政策不够全面,人员流动性较大而引发的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从研究教师激励问题着手,进一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在对国内外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研究的基础上,对需求层次理论、期望理论、激励机制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其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陕西民办高校激励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外部环境、高校内部管理和教师自身三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原因,探讨和揭示了陕西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根源;然后,依据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数据做进一步处理,得出了陕西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最后,提出了改善陕西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的总体思路、构建原则、激励方法以及激励对策完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