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探求如何缓解高容积率住区中的空间压迫感——以宝鸡滨河小区设计为例
【6h】

探求如何缓解高容积率住区中的空间压迫感——以宝鸡滨河小区设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依据及意义

1.2 课题调研工作基础和科学研究条件

1.3 拟采取的技术方案和准备措施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2 高容积率居住区的压迫感问题

2.1 容积率

2.2 高容积率居住区

2.3 小结

3 影响外部空间压迫感的决定性因素

3.1 空间界面特征

3.2 视觉界面特征

3.3 空间中的景观物体

3.4 人对空间的感知作用

3.5 日照间距与建筑体量的关系

3.6 小结

4 利于缓解压迫感的居住区空间布局研究

4.1 高容积率居住区住宅建筑组合形式

4.2 相同容积率下不同布局模式研究

4.3 平面空间结构组织模式

4.4 立体空间结构组织模式

4.5 高容积率居住区空间序列研究

4.6 小结

5 缓解高容积率居住区空间压迫感的方法——以宝鸡市滨河小区方案设计为例

5.1 滨河小区项目概况

5.2 滨河小区外部空间序列分析

5.3 滨河小区空间布局研究

5.4 消解住宅建筑实体的量感效应

5.5 缓解压迫感的景观设计手法

5.6 小结

6 西安市典型高容积率居住区实例分析

6.1 莱安逸境

6.2 旺座·现代城

6.3 兰乔圣菲

6.4 天地源·兰亭坊(北区)

6.5 含光佳苑——市区地块小中见大

6.6 曼城国际

6.7 望庭国际

6.8 小结

7 结论

7.1 住宅建筑整体布局

7.2 合理空间序列的营造

7.3 消解建筑实体量感

7.4 缓解居住区空间压迫感方法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表目录

展开▼

摘要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这种情况进一步激化了人地矛盾,大量的城市新增人口需要解决居住问题,这在居住区设计上就表现为容积率标准在逐渐提高。目前我国地产业呈现较热的增长势头,居住区的建造更是占据了50%以上的比重。高容积率居住区是城市用地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日益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的主流居住模式,建筑体量和高度的增加也给外环境景观的营造带来了挑战。本文从高居容积率住区空间环境的基本现状特征入手,在大量实例调查的前提下,结合现有理论研究,系统总结出影响外部空间压迫感的要点因素,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供理论依据。然后,再针对每个要点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缓解外部空间压迫感的解决方法。
  本文首先对我国高容积率居住区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提出高容积率居住区外部空间普遍存在视觉压迫感的问题,强调大部分高容积率居住区方案对外部空间环境重视度不够;其次,从外部空间特性入手,分别从空间界面特征、视觉界面特征、空间中的景观物体、人对空间的感知作用四个部分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每部分的要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次,从住区整体布局和外部空间序列着手,探索有利于缓解外部空间压迫感的布局形式;最后,分析有效解决外部空间压迫感问题的成功案例,从每个影响外环境空间压迫感的要点进行深入研究,验证文章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总结缓解压迫感的手法,并将上述方法落实到宝鸡市滨河小区设计中,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研究表明:从小区整体规划布局考虑,探索有利于缓解高容积率居住区空间压迫感的布局手法;如何在外部空间被建筑分割得零零散散、以及空间尺度不够人性化的前提下,营造丰富合理的空间序列;如何消解高层建筑实体的物理量感,减弱大体量建筑对外环境的影响;如何利用人对空间的感知作用,巧妙运用各种空间处理手法增加空间层次,最终达到扩展人的心理空间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