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记忆传承下西安明城区传统居住性历史街区更新研究——以西北城角为例
【6h】

记忆传承下西安明城区传统居住性历史街区更新研究——以西北城角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1.4研究内容与框架

2.居住性历史街区更新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2.1居住性历史街区更新的理论发展

2.2国内外居住性历史街区的更新的实践发展

2.3国内居住性历史街区更新的实践发展

2.4居住性历史街区记忆传承的主要原则

2.5总结

3.老西安传统居住性历史街区记忆传承要素

3.1“老西安”概念界定

3.2老西安记忆传承的物质要素

3.3老西安记忆传承的非物质要素

3.4总结

4.西安明城区传统居住性历史街区记忆传承脉络

4.1西安明城区传统居住性历史街区记忆传承脉络

4.2西安明城区传统居住性历史街区记忆传承特性

4.3历届西安市总体规划对明城区传统居住性历史街区传承的思考

4.5西安明城区典型传统居住性历史街区

4.6总结

5.西北城角传统居住性历史街区记忆传承路径探讨

5.1西北城角传统居住性历史街区概况

5.2西北城角记忆要素

5.3西北城角传统居住性历史街区更新价值

5.4西北城角传统居住性历史街区更新原则

5.5西北城角传统居住性历史街区更新策略

5.6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承载着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其中生活传统与居住文化更是经过历史沉淀而成,传承了几代西安人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论文以居住为研究主线,从传统建筑形态空间重现、原始构件再利用、景观塑造等方式将民俗艺术文化展示于西北城角。通过软质记忆文化承载于硬质传统空间形态之上的方式展现老西安人的生活面貌。 目前西安古城区的城市主要格局形成于明清时期,并在民国时期有一定发展,西安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建筑与城市格局受到了良好的保护,但在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的经济快速发展大背景下,城市格局与城市肌理遭到了部分破坏,传统居住性历史街区大量减少,目前西安古城区虽有众多居住性历史街区,但并无真正的能反应老西安人生活风貌的空间,西北城角作为少有未开发的古城区,具有历史空间承载价值和文化传承基因。基于此,本文以西安明城区西北城角为研究对象,以复原老西安人生活面貌为主要目的,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等方式提出了西北城角居住性历史街区的更新模式,对传统街区更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章主要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居住性历史街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居住性历史街区记忆传承的主要原则。在此界定了老西安的概念,提出老西安记忆传承的要素,主要包括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再以西安明城区历史发展为研究背景,挖掘西北城角的历史变迁所遗留的独特记忆,同时调研了西安明城区内七个历史街区,提取其共性。最后,对西北城角的记忆进行共性和个性的归纳,提出更新价值及原则,并做出更新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