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社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以济南历山名郡社区活动中心为例
【6h】

城市社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以济南历山名郡社区活动中心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市社区交往空间的现状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社区及其相关概念

1.4.2 城市社区交往空间的涵义

1.5 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社区交往空间分析研究

2.1 居民的交往心理

2.1.1 居民的交往需求

2.1.2 社区交往空间中居民的交往心理

2.2 居民的交往行为

2.2.1 交往行为的形式

2.2.2 交往行为的特点

2.2.3 交往行为的分类

2.2.4 交往主体的多样性

2. 3 城市社区交往空间分析

2.3.1 城市社区交往空间的形成与限定方式

2.3.2 城市社区交往空间的特征

2.3.3 交往与空间的相互影响

第3章 城市社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

3.1 设计原则

3.1.1 借鉴传统增强归属感

3.1.2 空间结构整体而有层次性

3.1.3 提供功能复合的空间

3.1.4 以人为本

3.2 设计目标

3.2.1 真正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3.2.2 具有认同感与归属感

3.2.3 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3.3 广场交往空间的设计

3.3.1 人群活动特点

3.3.2 广场交往空间的设计要点

3.4 道路交往空间的设计

3.4.1 社区道路上的交往

3.4.2 合理的交通组织

3.5 院落交往空间的设计

3.5.1 院落与交往

3.5.2 适宜的围合

3.5.3 院落交往空间的设计要点

3.6 社区入口交往空间的设计

3.7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交往空间的设计

3.7.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3.7.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要点

3.8 社区交往空间构成要素的设计

3.8.1 绿化

3.8.2 水体

3.8.3 地面铺装

3.8.4 小品设施

第4章 城市社区交往空间设计实例

4.1 社区活动中心交往空间改造设计

4.1.1 项目概况

4.1.2 总体规划布局

4.1.3 社区活动中心建筑外观设计表现

4.1.4 社区活动中心室内主要交往空间设计

4.1.5 社区活动中心外部交往空间设计

4.2 社区活动场地改造设计

4.2.1 现状分析

4.2.2 设计构思

4.2.3 设计原则

4.2.4 总体布局

4.2.5 夜晚交往活动空间设计

4.2.6 主要区域设计

第5章 结论

5.1 结语

5.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和城市空间急剧的外延式扩展,住宅社区成为了主要的居住模式,但它作为社会构架的基础单元在建设中却出现了各种遗憾,开发商和设计师们往往过于追求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需求,却忽略了居民的精神需求。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真正起到交往作用的空间缺失或不当,导致了居民在社区中找不到归属感、邻里之间形同陌路、彼此之间缺乏沟通、老人孤独、儿童缺少游戏的伙伴等一系列问题。
  什么样的空间才能促发人们进行交往活动呢?如何才能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交往空间呢?如何满足人类对居住交往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就此背景下展开城市社区交往空间设计的研究。
  本论文首先论述了我国社区交往空间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社区和交往空间及与之相关的概念加以界定。
  其次,利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对人们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社区居民的交往需求及交往空间中居民的交往心理特征,进而分析了在各种心理需求影响下产生的行为方式及社区交往空间的生成与特点,为下文对城市社区交往空间的深入研究做好基础理论的铺垫。
  最后在前文的分析基础上总结出社区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与目标,将这些原则作为理论支撑对社区交往空间进行分层研究,特别针对广场、道路、院落、入口、及公共服务设施等主要社区交往空间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对绿化、水体、铺装、设施小品这些社区交往空间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论述分析,希望为社区交往空间的设计提供一点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