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横向阵列结构肖特基结辐照电池设计
【6h】

横向阵列结构肖特基结辐照电池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辐照电池的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辐照电池的工作原理

2.1 辐照对半导体的作用

2.2 辐照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辐照电池的分类及提高性能的方法

3.1 辐照电池的分类及特点

3.2 提高辐照电池性能的主要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横向阵列结构的肖特基结辐照电池设计

4.1 电池结构的设计

4.2 辐照源的选取

4.3 辐照电池结构参数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艺设计及重点问题研究

5.1 电池的工艺制备流程

5.2 工艺中重要问题的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近些年来,由于微机电系统的出现使人们对体积小、能够长时间稳定提供电能的电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类型的电池因其各自的局限性无法很好满足需求,而辐照电池的出现有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所有类型辐照电池中,碳化硅(SiC)基辐照电池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受到很大的重视。碳化硅与硅材料相比,其禁带宽度远大于前者,并且还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热导率以及载流子饱和速率。此外,碳化硅自身具备优良抗辐照特性,这也使其成为制造辐照电池的首选材料。
  本文首先对现有的辐照电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提高辐照电池性能的主要方法。当前对辐照电池性能的改进措施主要集中在辐照源的选取、电极的设计以及器件表面结构的创新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选取具有更高能量及更长半衰期的辐照源以获得更多辐照粒子来激发更多的电子-空穴对;其次,通过采用巧妙的电极设计来减小金属电极对辐照粒子的阻挡作用使得更多粒子能够进入换能结;另外,利用在器件表面制作三维结构的方式来增加器件的辐照接触面积以提高对辐照粒子的吸收效率。这些技术手段都可以提升电池的性能,其中以采用三维表面结构形式的辐照电池性能提升最为明显。然而,即便是采用三维表面结构的辐照电池也无法解决辐照粒子吸收效率低这一根本问题。通过对这类电池结构上的共性研究发现该类型辐照电池都采用了纵向的换能结分布结构,即换能结与中性区沿垂直于器件表面方向分布。这样中性区和金属电极会遮挡掉很大一部分的辐照粒子导致实际进入电池内部的辐照粒子非常少,因此降低了对辐照粒子利用率低。这种结构的固有缺陷严重制约了电池性能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肖特基结的横向分布辐照电池,其中性区与换能结平行器件表面呈横向阵列排布。通过这一结构创新可有效解决传统纵向结构辐照电池中性区对辐照的遮挡问题,辐照粒子的利用率得以大幅度的提高,在不改变辐照源的情况下辐照电池的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本文在给出电池设计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模拟仿真得到了辐照粒子的入射分布情况进而得到电池外延层厚度及金属沟槽深度;通过模拟离子注入及肖特基接触计算得出电极间距等结构参数;此外,通过对碳化硅欧姆接触及掺杂相关成果的研究总结,给出了辐照电池各个区域掺杂浓度以及欧姆接触制作方法。本文最后在参考 SiC器件制造工艺基础上结合横向阵列辐照电池的结构特点以及结构参数给出了一套完整的工艺制备流程。工艺流程中在外延层上进行沟槽刻蚀是本流程的核心部分,制造这一结构的电池要求具有较好的刻蚀粗糙度,刻蚀工艺在整个制备流程中具有很高的重要性。通过设置实际的刻蚀对照实验得出了刻蚀 SiC最佳的工艺方法和条件,为这一新结构辐照电池的成功制造探索出可行的工艺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