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看《麦田里的守望者》
【6h】

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看《麦田里的守望者》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J.D. Salinger and The Cather in the Rye

1.2 Salinger’s Writing Style

1.3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3 The Purpose of the Thesis

1.4 The Outline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Theoretical Foundation

2.1 A General Overview of Stylistics and Literary Stylistics

2.2 The Object and Aim of Literary Stylistics

2.3 Analytic Method of Literary Stylistics of Fiction

2.4 Literature Review of Literary Stylistics

Chapter 3 A General Overview of Language Traits of Holden

3.1 Vulgarity and Obscenity

3.2 The Use of Slang Terms

3.3 Lousy Vocabularies

Chapter 4 Study of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n Three Levels

4.1 Lexical Features

4.2 Syntactical Features

4.3 Rhetorical Features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Thesis

5.2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Thesis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当代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品,也是其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使塞林格跻身于20世纪美国文坛的重要作家之一。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进行,以青少年霍尔顿﹒考菲尔德的口吻叙述其在纽约街头三天的流浪生活,使读者感受到主人公霍尔顿苦闷又纯真的精神世界。
  长久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对《麦田里的守望者》多从文学角度进行分析,对其主题意义、人物形象、社会价值等方面展开研究。然而,从语言学角度对其研究的成果较少。作为语言学研究及文学研究的交叉学科,文学文体学致力于文学文本中语言形式及语言特征的研究。文学文体学旨在运用适当的语言学工具对文学文本进行描述和分析,寻求文体学功能所赋予文学文本的特殊的美学效果及主题意义,并以此阐释其文学价值。本文依据里奇和肖特的《小说文体论》提出的文体分析模式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从词汇特征、句法特征、修辞特征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语言形式来分析语言形式所产生的文体效果。
  本论文第一章主要对塞林格及其著作《麦田里的守望者》进行简要介绍并且对关于《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研究进行综述。第二章主要介绍文体学及文学文体学的研究主题、目标、分析方法及文献综述。第三章主要分析霍尔顿语言的整体特征。第四章从文本分析入手,从词汇特征、句法特征及修辞特征三个方面分析小说的文本,通过描述和分析小说中特定的语言特征:形容词、动词、长短句、松散结构、排比、隐喻、明喻及夸张,使读者更好的理解本小说的主题意义及突出小说的美学价值。第五章是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并说明本文的局限性。
  本论文以文学文体学的理论为指导,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并且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小说的主题意义及美学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