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芪对缺血缺氧及谷氨酸所致神经毒性损伤作用的研究
【6h】

黄芪对缺血缺氧及谷氨酸所致神经毒性损伤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一 脑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二 黄芪对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正文

黄芪对体外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的影响及其对抗缺血缺氧及谷氨酸神经毒性损伤机制的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富含黄芪皂甙、黄芪多糖、异黄酮类化合物及硒元素,富含21种氨基酸,参与机体的多种代谢,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利尿、抗衰老、护肝、降压、强心、扩张冠状血管及全身末梢血管、抗菌、抗病毒等。此外临床实践证明,黄芪不仅对体虚感冒、慢性肾炎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还是中风患者的良药。不少中风病人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从中医的角度看,其表现是“本虚”为主,兼有标实,出现一侧肢体软弱无力、容易疲劳、胃口差、口淡、多汗、解大便不顺畅等气虚症状,常可选用黄芪进行治疗,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但黄芪对脑血管疾病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了。探索黄芪对神经元的作用及其对缺血缺氧及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的毒性的影响,明确黄芪的作用机制,必将为临床应用黄芪来防治脑血管疾病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探索缺血缺氧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及黄芪对抗缺血缺氧损伤的机制;探索谷氨酸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及黄芪的保护机制。
  方法:在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黄芪,观察黄芪对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的量效作用,应用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作为反应指标;通过运用无糖DMEM培养基、去除培养液中的血清外加N2取代O2造成神经元缺血缺氧细胞损伤模型,加入最适剂量的黄芪,观察黄芪对上述损伤的作用;通过MTT法测定存活细胞数,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的检测,BDNF,NGF及NT-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检测指标来反映缺血缺氧对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同时观察黄芪对抗损伤的机制。通过在培养液中加入谷氨酸,对神经元造成兴奋毒性损伤,观察黄芪对其的影响。
  结果:适宜剂量黄芪可提高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率,其最适宜浓度为300g/L;大剂量的黄芪(超过800g/L)可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造成毒副作用,使得神经元存活率下降;缺血缺氧可导致海马神经元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导致LDH外漏增加;缺血缺氧损伤可导致大量神经元死亡,这其中包括坏死和凋亡;在BDNF,NGF及NT-3三种神经营养因子中,BDNF受缺血缺氧的影响最大,表现为其表达明显下调。黄芪可对抗缺血缺氧损伤而保护神经元,它可减轻神经元脂质过氧化并抑制缺血缺氧引发的BDNF表达下调。1mmol/L的谷氨酸引发的神经兴奋毒性作用可导致大量海马神经元死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谷氨酸作用下海马神经元大量表达促凋亡蛋白Bax,说明谷氨酸的神经毒作用与其诱导凋亡相关;在培养液中提前12h加入黄芪,可明显降低谷氨酸的神经毒作用,下调Bax的表达保护神经元。
  结论:适宜剂量的黄芪提高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率;黄芪可以对抗缺血缺氧损伤而保护神经元,其保护机制与其促进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相关;黄芪可抑制谷氨酸神经毒性作用,通过下调Bax的表达而保护神经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