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岛地区出口花生制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研究
【6h】

青岛地区出口花生制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立题依据及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动态

2.2 国外研究动态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3.研究方法

4.研究内容

第一章 花生贸易和花生出口发展现状

1.1 世界花生贸易情况

1.2 中国花生出口花生贸易情况

1.3 青岛花生出口现状分析

1.3.1 青岛花生生产情况简介及出口区域发展优劣势

1.3.2 目前青岛地区花生出口现状

第二章 青岛花生出口面临的问题

2.1 青岛花生出口的产业基础较弱

2.2 青岛花生出口经营秩序混乱

2.3 青岛花生出口加工企业员工素质有待提升

2.4 青岛市花生出口面临着绿色贸易壁垒

2.5 青岛花生出口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2.5.1 黄曲霉毒素产生原因分析

2.5.2 农残产生原因分析

2.5.3 重金属污染--铬超标原因分析

第三章 青岛市花生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建议

3.1 源头抓起,推广普及适合出口的花生技术与管理

3.2 细节人手,做好花生生产加工过程监督管理

3.3 严格把关,出口检验检疫机构发挥监督作用

3.4 搞好推广,提高花生出口从业工作人员素质

3.5 加大投入,政府应加大对花生出口的扶持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筒历

展开▼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花生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花生是中国农产品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之一,山东省是中国花生出口大省,20世纪70年代前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量的90%,70年代以后仍占全国出口量的70%以上。青岛每年出口花生及花生制品近20万吨、货值近4亿美元,出口量占全省的40%,占全国的30%以上,但近年来虽然出口金额略有上升,而出口数量下滑幅度较大,到2012年出口仅为12.9万吨,出口优势明显下降。 本研究试图对青岛市花生出口数量下降幅度较大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花生种植、加工和出口各环节进行系统的调研,找出青岛花生出口量大幅下滑的原因。除去近年来中国花生种植中人力、肥料、农药成本大幅上升导致花生原料价格较高的原因外,不断出现的黄曲霉毒素超标、农药残留等质量问题已经严重限制青岛花生产品出口,并且因此导致退货、销毁等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 调研发现:欧盟是青岛的主要出口地区,但欧盟对进口花生的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极为苛刻,规定黄曲霉毒素B1限量为2ug/kg,总限量为4μg/kg。2012年9月,欧盟网站通报中国花生及花生制品达62批次,因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通报56批次。其中花生果被通报25批,花生仁被通报18批,脱皮花生仁被通报13批,烤花生仁因活虫、消费者投诉和黄曲霉毒素超标被通报3批,花生酱因证书问题被通报2批,花生脆因证书问题被通报1批,通报数据表明花生仁、花生果、脱皮花生仁风险较高,花生制品风险相对较低。2012年1月1日至10月18日,青岛出口欧盟花生被通报30批次,其中因证书问题被通报1次,其余为黄曲霉毒素受到通报。2011年同期欧盟网站通报中国花生及花生制品达66批次,因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通报59批次。在64批通报中,花生仁30批次,花生果19批次,脱皮花生仁10批次,烤果2批次,烤花生碎2批次,包衣花生1批次。在全部通报中,花生仁、花生果共有53批通报,占通报总数的80.30%。本文通过寻找出口花生质量与安全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探究青岛花生出口质量与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对在出口过程中出现的花生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提出适合青岛出口花生制品提高质量、增加出口效益的对策和措施。 因此,本文从青岛花生种植、加工、储运、出口整个环节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外花生产业研究的经验,针对青岛花生出口的产业基础较弱、花生出口经营秩序混乱、企业科技水平较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企业员工素质较低和青岛市花生出口面临着绿色贸易壁垒的实际困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五项解决建议,即从源头抓起,推广普及适合出口的花生品种、技术与管理;细节入手,做好花生生产加工过程监督管理;严格把关,出口检验捡疫机构发挥监督作用;搞好推广,提高花生出口从业工作人员素质;加大投入,政府应加大对花生出口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不断创新,执行国外标准,与国际接轨,从而更好的规范青岛出口花生市场。 希望通过这五条建议实施能给出口企业一定的参考,从而改变目前青岛地区花生出口面临的被动局面,提高出口花生产品质量,避免和减少出口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增加青岛花生的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更好的提升青岛出口花生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青岛市出口花生行业的全面升级,推动青岛区域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