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财政改革研究
【6h】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财政改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及内涵

2.2理论基础

第三章 我国土地财政现状、成因及风险

3.1土地财政现状

3.2地方土地财政成因

3.3土地财政存在的风险与问题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中的土地财政

4.1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

4.2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

4.3土地财政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

4.4新型城镇化对土地财政提出的新要求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改革方向

5.1现有土地财政体制改革

5.2建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与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到2013年53.73%,用35年时间完成了许多发达国家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达到的水平。随着1994年分税制改革,事权与财权严重不对等,迫使地方政府寻求巨额预算外收入弥补财政收入不足,而能够带来巨大利益和充裕财政支配空间的土地财政应运而生。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土地财政对于现阶段地方政府来说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强大助力。但土地财政会导致耕地资源流失、政府财政风险不断加剧、房地产市场过热等社会经济问题不断涌现,因此,进行土地财政体制改革与建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是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本文运用对比分析与归纳分析的方法,重新定义新型城镇化与土地财政的内涵。通过对土地财政内容进行分类,从经济、政治、法律三个角度对土地财政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归纳出土地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隐患。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算出新型城镇化的资金需求及其资金来源,并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与2014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从现有土地财政制度改革与建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两个方向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的改革建议。
  本文经研究分析得出土地财政目前对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增强地方政府调控能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有重要作用。所以现阶段土地财政不可立即在全国范围内被取消,而应该分阶段分区域进行因地适宜的改革。应从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土地供给制度改革、优化土地财政收入结构、做好征地补偿、完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加强法律制度完善六个方面对现阶段土地财政进行改进与优化;从推进税收性土地财政发展、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建设、发行市政债、寻求民间资本融资等途径建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新的助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