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水平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中词汇衔接对比研究
【6h】

不同水平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中词汇衔接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Aim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oretical Studies on Lexical Cohesion

2. 2 Empirical Studies on Lexical Cohesion

2. 3 Studies on Argumentative Writings

2.4 Summary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Data Collection

3.3 Data Analysis

3.4 Measurement of Repetition

3.5 Measurement of Bond

3.6 Measurement of Central Sentence and Marginal Sentence

CHAPTER THRE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Lexical Repetition Patterns by Students at Different Proficiency Levels

4.2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Bond Used by Students at Different Proficiency Levels

4.3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entral Sentences and Marginal Sentences Used by Students at Different Proficiency Level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参考文献

Appendices

Appendix I

Appendix II Coding of the corpora

Appendix III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写作是外语学习者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如何写出一篇既衔接又连贯的好文章是非常重要的。衔接理论为语言学习者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衔接理论首次由韩礼德和哈桑(1967)提出,随后侯仪于1991年对词汇衔接进行了更为细致和系统的研究。侯仪指出,词汇衔接是所有衔接手段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以往研究将衔接理论运用于对各种不同文本的分析,其中的一些研究是基于韩礼德和哈桑的词汇衔接理论。在侯仪提出新的词汇衔接理论之后,侯仪的理论也逐渐应用于各类研究(Janina Buitkiene,2005;金铠,2003)。有学者研究了法律文本、硕士英文摘要等不同类型文本的词汇衔接。然而,少有研究将侯仪的词汇衔接理论作为基础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议论文进行分析。
  因此,本文基于侯仪的词汇衔接理论,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旨在发现英语专业大一与大四学生对词汇衔接的使用情况以及两者在使用词汇衔接手段方面的差异。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使用词汇重复的八种类型方面有无差异?具体来说,他们倾向于使用哪些重复类型?他们在每一种重复类型即简单词汇重复、复杂词汇重复、简单释义、复杂释义、上下义重复、互指、替代、省略的使用方面有无显著差异?(2)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使用粘结方面有无差异?(3)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使用中心句和边缘句方面有无差异?为解答这些问题,本研究分别选取了五十篇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与五十篇大四学生所写的议论文,针对他们所使用的重复类型、粘结以及中心句与边缘句的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如下:在词汇重复方面,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与大四学生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倾向于较多地使用简单词汇重复与复杂词汇重复以及互指;不同之处是在使用简单词汇重复、复杂词汇重复、简单转释、复杂转释、互指以及替代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对简单词汇重复和互指的使用要少于大一学生,但对复杂词汇重复、简单转释、复杂转释以及替代的使用要多于大一学生。在粘结的使用方面,大一与大四学生没有存在显著差。此外,他们在中心句的使用上没有差异,但是在边缘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对边缘句的使用要少于大一学生。此研究最后给出了一些教学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