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自我效能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6h】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自我效能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The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The aims and research questions

1.3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4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Related research on self-efficacy

2.2 Related research on learner autonomy

2.3 Related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fficacy and learner autonomy

Chapter 3 Methodology

3.1 Subjects

3.2 Instruments

3.3 Data collection

3.4 Data analyses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Findings in self-efficacy in English learning

4.2 Findings in learner autonomy in English learning

4.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fficacy and learner autonomy

Chapter 5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5.1 Increasing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interest by means of computer technology

5.2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more opportunities to experience success

5.3 Seeking and making good use of models

5.4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more persuasive information

5.5 Guiding students to make right attribution of their success and failure

5.6 Fostering a harmonious and supportiv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hapter 6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Appendix 1

Appendix 2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的颁布,如何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科研领域的热门话题。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是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学生走出校门后适应快速发展社会的需要。本文从学习者个体情感因素─自我效能这一角度探讨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新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者的自主能力问题。自我效能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具有组织和执行达到特定成就的能力的信念(Bandura,1986:391)。它是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本文旨在了解新的教学模式下非英语专业学生自我效能、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以及二者的相关性。
  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被试为教育部确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学校之一的聊城大学200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定量研究工具一是调查问卷,包括自我效能问卷和自主学习能力问卷两部分;二是被试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定性研究工具为自己设计的半结构化访谈,访谈对象为参加问卷的部分学生。所得数据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3.0)进行处理分析。主要有:通过内部一致性检验衡量问卷的信度;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学习者自我效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总体状况;运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单项方差(ANOVA)检验分析不同性别、成功学习者和不成功学习者、不同分级学生在自我效能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是否具有显著差异;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观察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预测能力。定性研究的访谈内容作为定量研究的补充,同时为论文的讨论和建议部分提供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整体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在其三个维度中,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效能感最低;男女生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成功与不成功学习者之间、不同分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整体自主学习能力趋于一般水平,男女生、成功与不成功学习者之间、不同分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3)英语水平与自我效能及自主学习能力正相关;(4)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与自主学习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r=.731)。自我效能解释自主学习能力53.5%的变异;其三个维度中,应对困难的能力感解释能力最强。在此基础上,作者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从计算机因素、效能来源、归因、师生关系等方面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提出建议。
  本文对目前进行的基于计算机和课堂教学模式下自我效能和自主性学习能力进行探索。研究结果支持了“自我效能是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在动机性因素”(边玉芳,2004:159;庞维国,2003:51)这一论断;同时,教学启示部分对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实践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