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警察职业倦怠、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及其关系研究
【6h】

警察职业倦怠、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及其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职业倦怠的文献综述

1.2 社会支持的文献综述

1.3 自我效能感的文献综述

1.4 警察职业倦怠的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对象

2.4研究工具

2.5 研究过程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警察职业倦怠、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概况

3.2警察职业倦怠差异

3.3警察社会支持的差异比较

3.4警察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比较

3.5 警察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关系

3.6警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其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 论

4.1警察职业倦怠程度的比较分析

4.2 警察社会支持状况的比较分析

4.3 警察自我效能感状况的比较分析

4.4警察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本研究的结论

5.2本研究的建议

本研究的创新点、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人民警察是国家机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维护国家安定的重要力量。警察职业具有责任重、风险大、极富挑战性和压力密集性特点。尤其是近年来,警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犯罪的挑战和日益精益化的社会管理的专业要求。随着社会治安形势日益错综复杂,公安民警承受着十分沉重的心理压力,广大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亚健康的人数增多,一些民警产生较严重的职业倦怠,工作缺乏动力,冷漠执法,个别民警动辄与群众发生纠纷,甚至出现极端行为,严重削弱了队伍的战斗力,影响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警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公安民警的职业倦怠问题已引起各级公安机关和学者的高度关注,同时,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有关。研究警察的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并提出缓解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警察的心理素质、应对公安工作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警察的生活质量、改善警察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为了进一步提升民警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本研究采用职业倦怠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聊城市200名警察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警察职业倦怠、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以及通过对警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其职业倦怠程度的回归分析,探讨了警察职业倦怠、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不同性别、警种、工作环境、工龄、文化程度的警察,在职业倦怠方面只有不同工作环境的警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支持方面只有不同警种的警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效能感方面,各类警察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警察职业倦怠与其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且警察职业倦怠与其社会支持三个因子: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人支持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3.警察职业倦怠与其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4.警察自我效能感与其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警察自我效能感与其社会支持三个因子: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人支持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5.警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对其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解释率达到了19.0%,其中仅自我效能感对其职业倦怠的解释率就达到了17.6%。
  基于对研究的结果分析,论文最后就如何预防警察的职业倦怠以及如何应对警察的职业倦怠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备用:加强民警的心理辅导,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多管齐下,提高公安民警的社会支持;预防警察职业倦怠期待着新的理论成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