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筑构件从技术性向艺术性转化过程的探究
【6h】

建筑构件从技术性向艺术性转化过程的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课题的来源与提出

1.2课题研究的对象与范域

1.3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4课题研究的摸索与独创

1.5课题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1.6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建筑构件在装饰角度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2.1纯技术性的建筑构件……与美无缘的“花架椽”

2.2技术性较强的建筑构件……形式多样的顶柱

2.3艺术性较强的建筑构件……大门的头饰——门簪

2.4纯艺术性建筑构件……貌美如花的“花牙子”

2.5技术性构件与艺术性构件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建筑装饰性构件的转化方式

3.1由纯技术性构件转向消失……顺望板的消失

3.2由纯技术性构件转为技术性较强的构件……画龙点晴的椽头

3.3由技术性较强的构件转为艺术性较强的构件……钉在门上的气势

3.4由技术性构件转为纯艺术性构件……为美消得“栱”憔悴

3.5艺术性构件自身的技术提升……精益求精的雀替

第四章:建筑构件演变过程的影响因素

4.1自然环境对建筑装饰构件演化的影响

4.1.1气候条件……可挂的摘的窗

4.1.2地形地貌……形伟似马头的山墙

4.2人文环境对建筑装饰构件演化的影响

4.2.1社会历史环境……环马燕瘦

4.2.2政治经济基础……“砖混式”代替“立贴式”

4.2.3民俗民风……入乡随俗的装饰

4.2.4宗教文化……图腾崇拜的信仰

4.3材料技术等对建筑构件演化的影响

4.3.1建筑材料

4.3.2施工工艺……五彩研油

4.3.3施工工具……磨刀不误砍工

第五章:对建筑构件转化过程的思考

5.1对建筑构件所处地域性的思考——梦幻的鼓浪屿与传统建筑构件转化的必然

5.2对建筑构件的设计者的思考——怪诞的高迪与现代建筑构件转化的持续

5.3对建筑构件的风格思考——拼贴的“元素”与现代建筑构件转化过程的问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从建筑构件的转化过程入手,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论”的方法,对建筑构件从技术性向艺术性转化的形式、状态以及意义等一系列问题做了探究性的剖析,以期梳理其内在的规律,为现代建筑的细节设计提供可参考的思路。 本文所讲的建筑构件的转化过程也就是装饰构件的演变过程,对建筑构件从装饰角度重新进行分类,并提出按照装饰对于建筑构件的重要程度作为具有可行性的分类标准。按此分类找寻建筑构件转化的方式,并挖掘促使其转化的各类因素,构成了本文对装饰转化过程的研究主体。这一点是本文的摸索与独创。 装饰的缘起、装饰的丰富、装饰的衰退刻画出构件从技术性向艺术性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仅与构件的自身要素有关,也与构件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其与建筑的相对关系息息相关。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构件完成了自身的转变:或消失在历史长河,或定格在某种风格,或转化为新的构件形式…… 装饰是建筑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建筑风格形成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建筑历来极为重视装饰,无论是宫殿建筑还是民居建筑,都少不了精美的装饰。甚至装饰已经成为建筑表现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段。本文主要以中国传统建筑构件为例,穿插其他形式的构件样式,着力于阐述装饰构件的变化过程及变化意义。在最后的章节中尝试着对于建筑构件变化的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例证和总结,即装饰的社会背景、设计师与装饰的关系和装饰风格的形成问题。论述的目的是为了提出现代构件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其转化的思路与方法。 总之,装饰性构件有其装饰的结构性前提或艺术性要求,而非拼贴的“元素”造型。现代建筑构件更应注重装饰构件的转化过程,将装饰构件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尽量减少毫无意义的装饰。 在行文的过程中愈发觉得对建筑的认识问题是制约文章的关键,虽然在动笔之前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也做了很多的调研工作,但依有“书到用时方很少”慨叹。想到很多前辈在著书立作时都会写到一句“由于笔者的知识有限……”遂对这些学者、前辈虚怀若谷的高尚品格感到由衷的敬佩,在此笔者也仿效前人真诚的说一句:鉴于笔者知识有限,论述中难免有不到之处,望大家海涵并提出宝贵意见。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不断质疑,不断超越的过程,对于本文所论及的观点笔者只是在此方面尝试性的去摸索、试论,希望更多对此观点有研究的同行、学者提出质疑或相互探讨,以期形成更为完整和科学的论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