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炎症因子CRP及IL-6在急性心房颤动模型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6h】

炎症因子CRP及IL-6在急性心房颤动模型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炎症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炎症因素作为AF发病机制之一已日渐得到关注。有学者提出炎症参与了AF的电重构和结构重构,并且在孤立性房颤患者坏死、纤维化的心房肌细胞周围发现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现象,持续性AF患者心房肌细胞纤维化更加明显。研究炎症和AF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AF、研发治疗AF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血清CRP、IL-6作为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能够预测心血管事件和中风的发生,可反映炎症对房颤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过观察炎症因子CRP及IL-6水平在AF发生后的动态变化过程,分析炎症与AF的发生和维持的关系。 方法: 1.以成年家兔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房颤组和假刺激组。通过高位右房快速电刺激,建立急性AF的动物模型,按AF持续时间的不同分别在1h、2h、4h、6h从各实验组中兔颈静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清,应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测定各实验组中血清CRP水平,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实验组中血清IL-6的水平。 2.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兔左心耳标本,放入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制作石蜡包埋组织块,作纵向和横向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 结果: 1.在诱发出房颤的实验组,光镜下左心房组织切片中可观察到早期炎症表现。 2.房颤组2h、4h、6h血清IL-6的水平分别为(81.67±10.68)pg/ml、(100.65±7.75)pg/ml、(110.78±4.50)pg/ml,与正常对照组(55.37±12.6)pg/ml比较均高于对照组(F=50.152,P=0.000)。1h血清IL-6的水平(65.069±11.62)pg/ml,与对照组比较二者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房颤组中2h、4h、6h的血清CRP的水平分别为(2.78±0.37)mg/L、(4.75±0.17)mg/L、(5.12±0.15)mg/L,与对照组(1.246±0.213)mg/L比较均高于对照组(F=536.965,P=0.000)。1h血清CRP的水平(1.218±0.185)mg/L,与对照组比较二者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房颤组的2h、4h、6h的血清CRP及IL-6的水平逐渐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出现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刺激组血清CRP及IL-6的水平无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研究发现在房颤组兔的左心房组织切片中有早期炎症反应现象发生。观察炎症因子CRP及IL-6水平在AF发生后的动态变化过程,随着房颤持续时间的延长,血清CRP及IL-6的水平明显升高,分析炎症状态可能参与了房颤的发生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