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西太原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调查分析及产金属酶基因型研究
【6h】

山西太原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调查分析及产金属酶基因型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1)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2)研究探讨本地区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的流行情况,为临床实验室对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菌株实施有效监控提供参考依据,预防其感染传播及暴发流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432株,药敏试验依据CLSI标准方法Kirby-Bauer法(K-B法)进行,按CLSI2009年标准判定药敏结果,并用WHONET5.4软件完成数据分析。收集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院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临床分离到的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应用EDTA纸片复合法和EDTA协同试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结果:经过WHONET5.4软件分析,2009年医院临床标本中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432株,其中住院患者为382株(分离率为88.4%),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和ICU,且以痰标本阳性率最高(319株,占73.9%);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平均为10%,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美罗培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7.2%、31.2%、32.3%、32.5%、35.3%、38.1%,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40%。
   64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和神经外科,以呼吸道(痰标本)为主,EDTA纸片复合法和EDTA协同试验筛选出8株产金属酶,用PCR方法检测出3株blaIMP-1型和2株blaVIM-2型。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多重耐药现象较严重,耐药机制非常复杂。(1)铜绿假单胞菌科室分布以呼吸科为主,呼吸道(痰标本)分离率最高。(2)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防止水平传播。(3)金属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可能还存在其他耐药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