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脂肪乳预处理对大鼠静脉注射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致心脏毒性的影响
【6h】

脂肪乳预处理对大鼠静脉注射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致心脏毒性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脂肪乳对静脉注射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导致的大鼠心脏毒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方法:SD成年雄性大鼠72只,体重约220-250g,随机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A组)(n=8)、布比卡因对照组(B组)、布比卡因+脂肪乳组(C组)、罗哌卡因对照组(D组)、罗哌卡因+脂肪乳组(E组),B、C、D、E每组再分为致死组(1组)和取材组(2组)两个亚组(每组n=8)。以10%水合氯醛0.3ml/100g腹腔注射麻醉,用三根针式电极针分别插入大鼠双上肢及左下肢皮下,监测标准Ⅱ导联心电图(ECG)。手术分离大鼠右颈内静脉、股静脉并置管用以给药,分离左颈总动脉,插管接换能器用以监测平均动脉血压(MAP)。
   (1)A组:0.9%生理盐水3ml/kg/min持续静脉泵入,6分钟后开胸取心;
   (2)B1组:0.9%生理盐水3ml/kg/min持续静脉泵入5分钟,然后0.5%布比卡因2mg/kg/min持续静脉泵入至大鼠心跳停搏;
   (3)B2组:0.9%生理盐水3ml/kg/min持续静脉泵入5分钟,然后0.5%布比卡因2mg/kg/min持续静脉泵入1分钟,开胸取心;
   (4)C1组:20%脂肪乳注射液3ml/kg/min持续静脉泵入5分钟,然后0.5%布比卡因2mg/kg/min持续静脉泵入至大鼠心跳停搏:
   (5)C2组:20%脂肪乳注射液3ml/kg/min持续静脉泵入5分钟,然后0.5%布比卡因2mg/kg/min持续静脉泵入1分钟,开胸取心;
   (6)D1组:0.9%生理盐水3ml/kg/min持续静脉泵入5分钟,然后0.5%罗哌卡因2mg/kg/min持续静脉泵入至大鼠心跳停搏;
   (7)D2组:0.9%生理盐水3ml/kg/min持续静脉泵入5分钟,然后0.5%罗哌卡因2mg/kg/min持续静脉泵入1分钟,开胸取心;
   (8)E1组:20%脂肪乳注射液3ml/kg/min持续静脉泵入5分钟,然后0.5%罗哌卡因2mg/kg/min持续静脉泵入至大鼠心跳停搏;
   (9)E2组:20%脂肪乳注射液3ml/kg/min持续静脉泵入5分钟,然后0.5%罗哌卡因2mg/kg/min持续静脉泵入1分钟,开胸取心;
   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记录给药前大鼠的基础血压(MAP)、心率(HR)、描记正常心电图和血压波形,作为基础参考,并记录致死组大鼠出现第1次出现室性心律失常(以QRS延长至90ms为标准)、出现心脏停搏时的时间(心电图示心脏停搏后观察1min不再出现心电波形为标准),同时计算各对应时相局麻药的累积剂量。对照组及取材组大鼠断头法处死,迅速取出心脏,冷冻,ELISA法测ATP含量。
   结果:
   1.体重
   九组大鼠体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血流动力学基础值
   九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基础值(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致死组各时间点对应的时间及剂量
   C1组、D1组、E1组大鼠出现室性心律失常(T2)和心跳停止(T3)的时间均比B1组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对应时相的局麻药用量C1组、D1组、E1组均比B1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组、E1组大鼠出现室性心律失常(T2)和心跳停止(T3)的时间均比C1组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对应时相的局麻药用量D1组、E1组均比C1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1组与E1组大鼠出现室性心律失常(T2)和心跳停止(T3)的时间及各对应时相的罗哌卡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ATP含量的变化
   各组ATP含量比较:A组>D2组>C2组>B2组,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2、E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脂肪乳能够减轻布比卡因的心脏毒性,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心肌ATP含量有关,但脂肪乳对罗哌卡因的心脏毒性无明显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