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质网应激在Pm2.5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6h】

内质网应激在Pm2.5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用pm2.5干预传代培养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检测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及内质网应激信号分子CHOP、GRP78的mRNA相对表达量,探讨内质网应激在pm2.5诱导肺泡巨噬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pm2.5干预传代培养的肺泡巨噬细胞(NR8383细胞),分6个浓度组(分别为H0:0μg/ml,空白对照组,加等体积的PBS液;H1:40μg/ml;H2:80μg/ml;H3:160μg/ml;H4:320μg/ml;H5:640μg/ml),经12h、24h、48h三个时间后,用MTT法检测NR8383细胞的存活率,选择最佳的干预时间。将传代的NR8383细胞接种于6孔板,浓度组设置同MTT,每组设3个复孔(n=3),经最佳干预时间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浓度组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用RT-PCR法检测各浓度组CHOPmRNA、GRP78mRNA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
  pm2.5干预12h后,H1组与H0组、H2组与H1组细胞存活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干预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下降。干预24h后,除H5组与H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细胞存活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h后,H4组与H3组及H5组与H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细胞存活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组在pm2.5环境中暴露分别暴露12h、24h、48h后,以暴露24h后各浓度组间差异较12h、48h明显,确定24h为最佳的干预时间。经不同浓度的pm2.5干预24h后,H1组较H0组、H5组较H4组的细胞早期凋亡率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与H0组相比,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h后,各浓度组的细胞总凋亡率较H0组均增加明显,且随干预的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相应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pm2.5干预24h后,H1组较H0组、H4组较H3组的GRP78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与H0相比,GRP78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h后,各浓度组的细胞CHOP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H0组增加明显,随干预浓度的增加,其相对表达量相应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m2.5诱导NR8383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参与pm2.5诱导NR8383细胞凋亡的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