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中国戏曲邮票研究
【6h】

新中国戏曲邮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邮票作为邮资付费的手段,它的存在是伴随着近代中国邮政而产生的。从大龙邮票发行至今,经历了130多年的历史。本文以新中国30套戏曲邮票为研究对象,在概述中国邮票发展史的基础上,按照邮票所反映的戏曲内容,划分了5个部分:京剧邮票、文革期间的文艺类邮票、昆曲邮票、戏剧作家与戏曲作品邮票以及各种其他表现戏曲的邮票。
   京剧邮票,按照生旦净丑邮票的发行顺序,从邮票的图案反映的内容,结合所体现的剧目、服饰、化妆,在京剧影像资料的观看下,分析艺术家在舞台上的表演技艺,评价邮票发行的意义。文革期间发行了八大样板戏、《兄妹开荒》、《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的邮票,该章从邮票体现的内容,总结了文革时期戏曲艺术的特点,间接的反映了现代戏与传统戏曲的区别;同时也客观的评价了样板戏,否定了它的政治功能,肯定它对现代戏发展起的积极作用。昆曲邮票以《浣纱记》、《牡丹亭》以及《长生殿》为代表,从邮票上反映的舞台形象,探究昆曲代表作的思想价值,直观形象的体现了昆曲的地位以及剧作家创作的园林“情结”。邮票上关注的剧作家是关汉卿和郭沫若,从邮票反映的内容,结合二人的创作风格,进而探究邮票的文学价值;经典戏剧作品《西厢记》和《牡丹亭》的出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还原完整故事情节,从而体现打破封建传统,追求自由爱情的主题思想。皮影人物、戏曲电影、戏曲年画、戏曲人物剪纸、艺术节等方面反映戏曲,不仅介绍了邮票的内容,同时也反映了艺术互通性和文化传播多样性的特点。
   以上内容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了邮票发行的意义、艺术价值、主题思想以及文化内涵。学术界对戏曲关注的程度很高,但是将邮票与戏曲结合的探究是极少的,只是零星的出现在“集邮”的相关杂志上,本文弥补了戏曲单一研究和邮票单一研究的不足,为研究戏曲文化提供新的角度和新的研究思路。同时,探究戏曲邮票,体现了传承文化的意义。以邮票为载体,宣传了戏曲艺术的魅力,是迎合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对戏曲的普及和教育起有益作用,也为研究和保护传统戏曲文化提供便利。对于集邮爱好者而言,提供了丰富的戏曲邮识,提高了的审美趣味。但是不能过分的夸大邮票的功能,戏曲邮票只是众多邮票中的一种,以它为角度探讨戏曲艺术是微弱的,无法真正还原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