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渭南市高中生课余体育训练激励机制的研究
【6h】

渭南市高中生课余体育训练激励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渭南市高中课余体育训练在近十余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沿海等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就如何进一步激励广大学生参训动机,挖掘学生运动潜能,从而提高课余体育训练的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各学校进一步优化课余体育训练内部管理的迫切要求。完善的课余体育训练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学生的训练动机、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提高课余体育训练效率,建立一套科学的考评标准。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渭南市13所高中的部分在训学生和教练员展开调查;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激励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渭南市高中都有相对充足的生源、体育教师职称结构相对合理,但在训学生数量偏少、训练缺乏系统性、经费短缺、器材设施不足、教练学历结构不够合理和学生训练兴趣不高等问题。其次,对课余体育训练中“激励的重要性”、“奖励情况”、“训练团队的满意状况”、“训练考核情况”、“运动员的招生与输送情况”五个维度的研究发现:渭南市高中生课余体育训练激励机制存在着重视学生需求不够、激励管理观念滞后、激励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不协调、以及政府支持的力度不够等问题。再次,提出完善激励机制的原则以及激励机制实施的总体设想:逐步完善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物质与精神协调并重、公平与公正、正负激励同步的激励原则。逐步建立以设置目标-努力-激励一实现目标-再激励-再努力的激励模式,形成课余体育训练的良性发展循环。最后,提出完善激励措施以及实施激励机制的保障措施构想:完善包括训练补助与津贴激励、提供训练服装激励、减免学费激励、改善训练环境激励等物质激励措施;完善包括学分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参与激励、情感激励等精神激励措施。以及发挥领导支持的重要作用、提供有力地组织保障、完善考评体系、规范招生与输送制度、强化奖励机制等保障措施。结论与建议:渭南市高中生课余体育训练激励机制的完善必须要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要以人为本、公平公正、有奖有罚、以精神激励为主辅以物质激励的同时,切实加强激励力度,充分考虑学生持续发展的合理需求,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的训练动机,稳步提高课余体育训练的绩效。但由于本人能力与知识面的局限。该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部分激励措施还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而且在研究论证中还很难完全进行定量化的分析等,都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