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正念水平大学生在挫折情境下的攻击性认知偏向的研究
【6h】

不同正念水平大学生在挫折情境下的攻击性认知偏向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挫折

1.1.1 挫折的定义

1.1.2 挫折情境

1.2 攻击性认知偏向

1.2.1 攻击性的概念

1.2.2 认知加工偏向

1.2.3 攻击性认知加工偏向

1.2.4 挫折与攻击的关系

1.3 正念水平及其与攻击的关系研究

1.3.1 正念的概念及测量

1.3.2 正念的相关研究

1.3.3 正念水平与攻击的关系

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2.1 问题提出

2.1.1 研究背景

2.1.2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创新点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3 研究假设

2.3.1 研究一

2.3.2 研究二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一 不同正念水平的大学生在挫折情境下的攻击性注意偏向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方法

3.1.3 实验设计及程序

3.1.4 研究结果

3.1.5 讨论

3.1.6 结论

3.2 研究二 不同正念水平大学生在挫折情境下的攻击性解释偏向的研究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实验设计及程序

3.2.4 数据分析及结果

3.2.5 讨论

3.2.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

附录B攻击性注意偏向任务(情绪Stroop任务材料)

附录C攻击性解释偏向:再认实验任务

附录D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挫折情境经常被理解为一种行动失败、目标受阻的客观情境,挫折情境的客观性不仅意味着它不随个体的主观意志转移而转移,还表现出必然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学校教育中所倡导的挫折教育也正是起缘于此。挫折情境下会出现很多行为反应,其中,最受人们关注的就挫折下的攻击行为。目前,大学生在遭遇挫折后出现的恶性攻击事件也在不断上演着,并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更好的指导大学生正确的对待挫折,提高学生挫折情境下的应对能力,降低其在挫折情境下的攻击性成为了当下学校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挫折攻击理论认为,挫折情境下不一定导致攻击性及行为的产生,个体的认知因素和挫折情境的交互作用下会影响个体攻击性的产生。正念水平作为一种认知状态,高正念水平的个体具有能够清晰的觉知自己当下的情绪、观念,并且能够做到不评判、不反应的特点,其与挫折情境的相互作用是否会对挫折情境下的攻击性产生积极地影响,目前尚没有研究进行讨论。因此,本研究旨在考察挫折情境下正念水平的不同是否会影响个体的攻击性认知偏向,丰富挫折攻击理论以及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筛选出高低正念水平被试各23人,总共46人参加“不同正念水平者在有无挫折情境下的攻击性认知偏向特点”的实验任务,该任务总共包括两个实验。
  实验一,通过攻击性Stroop实验范式考察不同正念水平的被试在不同情境下的注意偏向,结果显示,挫折情境和正念水平交互作用显著;挫折情境下,高、低正念水平的被试都出现了攻击性注意偏向,低正念水平的被试相比与高正念者在挫折情境下更容易被激发对攻击性的注意偏向。
  实验二,通过再认记忆范式中的补词任务考察不同被试在不同情境下的解释偏向,结果显示,挫折情境和正念水平交互作用显著,挫折情境导致被试对情境解释时出现了攻击性的偏向;低正念者相比于高正念者更容易受到挫折情境的影响作出攻击性解释。

著录项

  • 作者

    马苗苗;

  •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 学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尹忠泽;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认知;
  • 关键词

    大学生; 正念水平; 挫折情境; 认知偏向;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