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杆菌介导芝麻转双价抗虫基因的研究
【6h】

农杆菌介导芝麻转双价抗虫基因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抗虫基因主要种类

1.1.1 微生物来源的抗虫基因

1.1.2 高等植物来源的抗虫基因

1.1.3 动物来源的抗虫基因

1.2 植物抗虫性基因转化的常用方法

1.2.1 直接基因转移技术

1.2.2 生物学的转化方法

1.2.3 植物基因工程进展概况

1.2.4 我国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开发现状

1.2.5 基因工程对人类的影响

1.3 转基因植株的虫害发生观察

1.3.1 利用筛选标记基因的鉴定

1.3.2 DNA水平的检测

1.3.3 田间自然虫源鉴定

1.4 本研究的立项依据及意义

第二章 农杆菌介导芝麻转基因体系的建立

2.1 材料

2.1.1 供试芝麻品种

2.1.2 供试质粒

2.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2.1.4 培养基

2.1.5 数据记录与分析

2.2 方法

2.2.1 芝麻下胚轴再生

2.2.2 农杆菌介导芝麻转基因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芝麻下胚轴再生体系的建立

2.3.2 农杆菌介导芝麻转基因体系的建立

2.4 讨论

2.4.1 影响芝麻再生体系建立的几个因素

2.4.2 影响芝麻遗传转化的几个因素

第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芝麻(Sesamum indicum L.)隶属于胡麻科胡麻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芝麻籽、芝麻油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芝麻,尤其是黑芝麻在医疗保健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因此选育高产、稳产和具有抗虫性状的芝麻新品种已经成为芝麻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技术为芝麻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以晋芝3号为实验材料,以质粒pBI101-Chi-Bmk为载体,采用土壤农杆菌介导法对芝麻进行了外源双价抗虫基因的转化,旨在获得具有抗虫性状的芝麻新品种,并为芝麻新品种的培育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的内容及结果如下:
  1、本研究以芝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浓度、不同浓度配比等对芝麻再生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8天无菌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在MS+6-BA2.0mg/L+IAA0.2mg/L培养基上可诱导分化出较高频率的不定芽;在1/2MS+NAA0.1 mg/L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率可达100%。
  2、本试验探索了农杆菌状态、菌液浓度、共培养条件和时间以及转化受体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农杆菌,当菌液浓度OD600达到0.4~0.6时,对5-8天无菌苗的下胚轴茎段的外植体进行侵染,并在黑暗条件下共培养2天,其转化效率较高,可达30.52%。
  3、本试验对转化芝麻植株进行PCR检测,检测出了含有目的基因的特异扩增条带,证明外源基因已经导入芝麻受体细胞中。对田间自然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转基因植株与未转基因植株相比,表现出了害虫取食较少,有可能与导入的目的基因在芝麻植株中得到了表达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