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模式的内涵和意义研究
【6h】

中国模式的内涵和意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概述

1.1 发展模式内涵

1.2 传统模式

1.2.1 苏联模式

1.2.2 南斯拉夫模式

1.3 改革模式

1.3.1 激进式改革模式

1.3.2 渐进式改革模式

第二章 中国模式的形成

2.1 “中国模式”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苏联模式的改革中产生的

2.1.1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苏联模式的照搬及调整

2.1.2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2.1.2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模式的坚持和完善

2.2 “中国模式”的提出

2.2.1 第一个阶段:“毛泽东思想战略”

2.2.2 第二个阶段“改革开放政策”

2.2.3 第三个阶段“中国发展经验”

2.3 “中国模式”提出的原因

2.3.1 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3.2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在逐步扩大

2.3.3 西方模式正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三章 “中国模式”的内涵

3.1 “中国模式”的争论

3.1.1 多数学者反对使用“中国模式”

3.1.2 部分学者赞成使用“中国模式”

3.1.3 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中国模式”

3.2 中国模式的内涵

第四章 中国模式的意义

4.1 国内意义

4.1.1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4.1.2.成功应对了资本主义全球金融危机

4.2 国际意义

4.2.1 冲击了美国价值观和美国模式

4.2.2 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4.2.3 重塑了社会主义的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并被誉为“中国模式”,进一步探索、研究“中国模式”,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有利于国际社会更全面的了解中国的发展。
  本文综合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及研究成果,采用归纳、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模式”的内涵和意义作了深入的研究,对“中国模式”问题的研究做了有益的探索,对“中国模式”的内涵和意义做了系统和创新的发展。
  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传统模式苏联模式和南斯拉夫模式,分别从产生的背景,内涵,成就与问题四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模式主要分析以中国为典型代表的渐进式改革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激进式改革。对这两种改革模式主要从模式选择背景、内涵和改革的结果来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对“中国模式”的形成进行了阐述,首先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对苏联模式的照搬和扬弃中产生了中国模式。其次是“中国模式”提出的时间和原因分析。第三部分是关于“中国模式”的界定。首先,论文针对目前国内理论界对“中国模式”的争论,一种赞成使用“中国模式”来概括中国的发展经验;另一种反对使用“中国模式”来概括中国的发展经验。提出了仅在学术界使用“中国模式”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模式”的内涵进行界定和创新。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模式”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