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先秦儒家民本政治思想研究
【6h】

先秦儒家民本政治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先秦民本政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渊源

1.1 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政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2 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政治思想的历史渊源

1.2.1 商与西周时期的民本政治思想

1.2.2 春秋时期民本政治思想的世俗化转型

第二章 孔孟理想主义民本政治思想

2.1 孔子以“仁”为中心的民本政治思想

2.1.1 “理想政治”与民本政治

2.1.2 忠君与仁民

2.1.3 仁政与“重民”

2.1.4 德治与民治

2.2 《中庸》中的民本政治思想

2.2.1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中民本政治思想的特点

2.2.2 《中庸》中的中道政治观

2.3 孟子的“民本论”

2.3.1 孟子的性善说

2.3.2 以“民贵君轻”为基础的仁政说

2.4 贵王贱霸以保民命

2.5 孔孟民本政治思想之间的差别

2.5.1 孟子主要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仁”

2.5.2 孔孟民本思想的差异

第三章 荀子现实主义的民本政治思想

3.1 在荀子政治思想中的“礼”

3.2 荀子民本观念中的儒家特质

3.3 荀子民本思想的实施

3.4 荀子民本政治思想的集大成

3.4.1 政治现实与政治理想的双重维度

3.4.2 荀子民本思想中的权威主义

3.4.3 荀子民本政治思想中的专制主义色彩

第四章 儒家民本政治思想的特色及时代价值

4.1 儒家民本政治思想的理论特色

4.1.1 君民关系的重构

4.1.2 儒家重民思想的核心

4.1.3 民乃国之利器:重民思想的新高度

4.2 儒家民本思想的时代局限

4.3 儒家民本政治思想对当代民主政治的影响

4.3.1 儒家民本思想对当代法治建设进程的影响

4.3.2 儒家民本政治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4.3.3 “人才培养”理念对儒家民本思想的新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国的民本政治思想,可以分为民本(以儒家为代表)、非民本(以墨家为代表)及反民本(以法家为代表)三派。本文重点论述儒家民本政治思想,儒家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政治文化中极具个性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源于《尚书》“民惟邦本”之语,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出现了许多展现先秦士人开放心态、伟大政治抱负、建立理想社会秩序的著作。其中有关民本政治的思想经儒家继承而发扬光大,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始终处于中国政治思想的中心地位。这与儒家民本政治思想据时代之需要而产生,因后世之变革而改良是分不开的,故其始终能居于中国政治思想的中心地位。一定程度上,可以称其为中国政治文化的代表思想。儒家的民本思想起源于孔子,由孟子建立,荀子思想虽涉及君主观点,但究其思想核心,仍然是以民为本,故称荀子也为儒家之代表。封建社会,专制主义日盛,但“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提法却始终未绝迹,直至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提出,给民本思想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直至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民主法治等一系列概念的提出,儒家民本思想中所蕴含的积极内容才得以显现。作为中国政治哲学中具有巨大影响之一的民本思想,放之今日,儒家民本思想虽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间已有很多现实局限,但就其理论体系所蕴涵的积极内容仍有益于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依然可以辩证地继承儒家民本思想的精华,真正使其利于社会发展,国家兴盛。
  本文将以先秦民本政治思想为理论起点,重点论述儒家民本政治思想产生时代背景、理论内涵以及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并结合胡锦涛提出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思想,赋予儒家的民本政治思想新的时代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