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意识研究——从数学符号与视觉意识联合省察
【6h】

意识研究——从数学符号与视觉意识联合省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意识的哲学考察和分析

1.1 意识问题本身的分析

1.1.1 意识作为人的特性

1.1.2 人的意识和动植物的意识

1.1.3 人的意识和无机物的意识

1.1.4 人的意识和宇宙意识

1.1.5 意识的不可以文字表达特点

1.2 意识在学界的界定

1.2.1 意识的现在基本认识

1.2.2 第二代认知科学简介

1.2.3 特别说明

第二章 意识研究中的哲学、思路和策略等问题

2.1 意识问题研究的西式进路

2.2 西方认知科学的去身性

2.2.1 意识研究的哲学历史片面性根源

2.2.2 西方意识研究的现当代弥补

2.2.3 具身认知的缺陷

2.3 数学符号和人的认知意识

2.4 中式哲学的意识研究贡献

第三章 意识存在于人脑和身体的关系间

3.1 脑和身体具有独立性的相互依存关系

3.2 眼睛和视觉分析

3.3 意识的人身考察

3.4 身体是意识的最佳建构材料

3.4.1 意识的人身性

3.4.2 意识研究需要研究者的人身主体化投入

3.4.3 人身限度的意识研究和以“人”为“本”进行意识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旨在探究意识本身,包括相关的探索方案或思路。本文认为,将西方狭义科学①的方法同东方的优秀文化进行内在整合,不失为探索意识问题的一个中庸方案。回顾历史,采取中西式哲学比较的方法,同时采取历史观点的方法,分析综合来回看我们的整个研究的过程和结论。又认为,意识问题是对科学的巨大挑战,而且对西方传统哲学构成扼杀性的威胁和引起颠覆性的反思。关于意识的现实研究,有中西式的。因为,一谈意识研究,国内一些学者以为是西方首先发起的,这是一个极大误解。西方发起的仅仅是西式的意识问题研究。本文认为,中西在意识问题研究上,既具有相似性,又存在本质差别。本文重在探索差别或不同,最大的不同是目的追求上的差异。特别是终极目的——一种文化基因的异趣。这种文化基因的不同,导致了意识研究的片面和盲区。所以,本文要对东西方的意识探索进行总体概览,并作出评价。而西方宣称不断地取得认知上的突破,是人身以外为主的科学性探索,把人自身给悬置了。而相反,在人外创造发明相对弱的古代中国,却在人自身上,相对西方,有极端深入的探究。这不得不表明西方研究上的存在重大偏颇。
  人类的精神或意识不单是一个认识论问题。如果纳入中国哲学,这将重构我们的哲学世界,重塑我们的哲学观,进而推进人类文明之间的深入交流。在哲学上看,西方对意识问题的研究存在片面性,即终极目的分散性和消解自身性,有偏离人类本性的趋向。这里的哲学上看,是同时建构全新哲学。通过人类行为和发明来看待人自身,人类文明的一切就是人这个黑箱的魔术揭秘。人类认识包括认识对象和认识方法,而认识方法有哲学的、艺术的、科学的和人身的,它们都根植于人类的生命和生活。以上这些方法之间存在化约关系,我们可以将它们都归结于人自身。本文认为西方科学与东方的一些思想精华就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集中体现。从而,使我们走出不断翻阅故纸堆的误区。在现实意义上,本文的研究工作将改善并推进认知科学研究,诱发科学同人身的结合,从而塑造以人为本的生存环境,进而促进意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意识现象进行哲学分析与考察,试图比较人的意识现象和动植物、自然现象,以及意识规律与宇宙规律,目的是确认恰当的研究对象,并对全文提供纲要性的引述。第二部分进一步分析批判具体的哲学以及认知科学在意识领域的各项研究成果,并对特别提出的数学符号假设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中西对比,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根本的分歧点。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以期推动意识的研究工作。在前两章的基础上,第三部分大胆整合相关知识,提出一些基本假设,并得出一些有说服力的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