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胶空心胶囊无菌生产工艺的研究
【6h】

明胶空心胶囊无菌生产工艺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综述

1.1 引言

1.2 空心胶囊的分类

1.2.1 明胶空心胶囊

1.2.2 非明胶空心胶囊

1.3 目前明胶空心胶囊行业生产现状

1.4 明胶空心胶囊微生物的控制现状

1.4.1 明胶空心胶囊生产工艺流程

1.4.2 明胶空心胶囊生产中微生物的控制

1.4.3 科学的加入防腐剂和灭菌剂

1.5 明胶空心胶囊现有灭菌、防腐方法

1.5.1 现有明胶空心胶囊的灭菌方法及优缺点

1.5.2 现有明胶空心胶囊的防腐方法及优缺点

1.6 明胶空心胶囊质量控制指标

1.7 本工作的目的意义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明胶空心胶囊中微生物来源考察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3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明胶空心胶囊中原料及辅料微生物考察

2.3.2 明胶空心胶囊中色素的微生物考察

2.3.3 考察细菌检出样品的菌落数量

2.3.4 复合样品的微生物考察

2.3.5 各工序微生物污染考察

2.4 结论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明胶空心胶囊无菌生产工艺的建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3 辅料溶液的配制

3.2.4 模型明胶空心胶囊胶液制备

3.3 实验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生产车间环境灭菌法的比较

3.4.2 环氧乙烷、山梨酸钾、过氧化氢用量的考察

3.4.3 实际生产验证

3.5 结论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空心胶囊中环氧乙烷残留量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方法

4.2.3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色谱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4.3.2 干扰物的考察

4.3.3 线性范围

4.3.4 精密度实验

4.3.5 重复性实验

4.3.6 加标回收率实验

4.3.7 样品分析

4.4 结论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存在问题及展望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承诺书

声明

展开▼

摘要

空心胶囊是医药类制剂中胶囊制剂的外包装材料。尽管空心胶囊目前有动物性明胶空心胶囊和植物性空心胶囊之分,但明胶空心胶囊仍是目前胶囊制剂主要的外包装材料。而明胶是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故明胶空心胶囊极易受外界微生物的侵染。所以,明胶空心胶囊制成后,经常采用各种方法灭菌,最常用的是环氧乙烷气体灭菌,这种方法操作方便、灭菌效果好,但残留严重。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空心胶囊产品环氧乙烷残留量不得超过0.0001%。从而,传统的生产工艺就难以满足要求。因此,明胶空心胶囊的无菌生产工艺的研究迫在眉睫。本工作通过对明胶空心胶囊生产的原料、环境、工艺流程的系统考察,建立了一种明胶空心胶囊的无菌生产新工艺,所得产品无需再行灭菌。既满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版药典规定的产品质量要求,又简化了操作工序。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1.系统地考察了明胶空心胶囊生产的原料、环境、各工序微生物可能污染的情况。结果表明:所用原料明胶、残料、聚乙二醇是带入微生物的来源之一,胶池沾胶工序也是易受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的主要工序。
   2.比较了各种灭菌方法,考查了各工序灭菌效果,使用了原料事先灭菌与胶池蘸胶工序补救的手段,建立了一种明胶空心胶囊无菌生产新工艺。
   3.对现有的检测空心胶囊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对2010版中国药典法规定的空心胶囊中环氧乙烷残留量测定方法中的干扰来源进行GC-MS分析,探明了干扰物主要来源于实验用水,并建立了有效的消除干扰的办法。并对现有气相色谱法检测空心胶囊中环氧乙烷残留的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检测空心胶囊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