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与疗效判断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研究
【6h】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与疗效判断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研究生导师和课题指导小组成员介绍

论文说明:主要符号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近年来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当今,术前放化疗已成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通过术前放疗、化疗可使肿瘤分期降低,为手术创造机会,增加肿瘤完全切除率,增加保肛率,降低局部复发率。然而,直肠癌对术前放化疗的敏感性差异较大,相同的治疗方案,有的直肠癌敏感性较好,有的较差、甚至抵抗。寻找影响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以指导直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
   本研究拟在确定术前放化疗可以降低肿瘤分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所引起的病理学改变,探讨临床病理因素与放化疗敏感性的关系,以期明确有关预测直肠癌放化疗敏感性的临床病理因素。术前放化疗敏感性的预测可以用来筛选最有可能从术前放化疗中获益的直肠癌患者,从而指导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
   方法:
   我们回顾性分析并选择2002年1月~2010年2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符合标准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98例入组。采用6MV-X线和15MV-X线常规分割放疗,分四野照射,放疗总剂量DT45-50Gy,放疗的同时,行FolFox方案化疗2周期,放化疗结束后4~6周行手术治疗。在保证远端肠管2cm安全切缘的前提下,尽量采取低位前切除术。放化疗敏感性评价标准:由有经验的病理专家根据Dworak's肿瘤退缩分级(tumor regression grading,TRG)对术后肿瘤标本进行精确评估。TRG0:肿瘤无消退,肿瘤细胞无变化;TRG1:肿瘤轻微消退,肿瘤组织中伴明显纤维化,不超过肿瘤的25%;TRG2:中度消退,肿瘤组织中伴明显纤维化,纤维化占26%~50%:TRG3:肿瘤消退良好,纤维化细胞长出肿瘤外,占50%以上;TRG4:病理完全缓解,即肿瘤完全消退,已经完全找不到肿瘤细胞,仅见纤维组织。放化疗敏感组(good response)包括TRG3和TRG4;放化疗不敏感组(poor response)包括TRG0、TRG1、TRG2。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3.0软件包完成.按α=0.05作为检验水准,进行卡方检验,分析放化疗前后T分期、N分期的变化;对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其与术前放化疗后病理退缩程度(TRG)的关系。
   结果:
   1比较了40例新辅助治疗前后患者的T分期、N分期的变化:新辅助治疗后77.5%(31/40)的病例T期下降,27.5%(11/40)的病例N分期下降。
   2单因素分析表明:治疗前血清CEA≤3.4 ng/mL,组(P=0.002)、肿瘤环周度≤50%(P=0.001)和肿瘤非固定组(P=0.001)都对放化疗敏感。通过单因素分析,我们发现淋巴结状态也和放化疗敏感性相关(P=0.032)。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治疗前血清CEA水平是影响放化疗敏感性的独立因素(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表明,肿瘤非固定组以及肿瘤环周度≤50%组的患者获得病理缓解的机会更大,即对放化疗敏感(P=0.002 and P=0.019)。
   结论:
   1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能使肿瘤体积缩小、减轻癌性粘连,降低肿瘤分期、增加直肠癌手术保肛率,为直肠癌手术创造条件。
   2治疗前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肿瘤活动度及肿瘤环周度,三者与术前放化疗疗效密切相关。这些也许是预测放化疗敏感性的有效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