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容积调强弧形治疗的应用研究
【6h】

容积调强弧形治疗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全盆腔淋巴结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RapidArc联合主动呼吸控制技术应用于胸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应用IMRT技术减少宫颈癌放射治疗中骨髓受照的的研究现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含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全盆腔淋巴结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开展的旋转调强放疗技术是在加速器机架连续旋转的过程中通过动态多叶光栅连续运动并配合可变剂量率进行强度调整来完成的调强放疗方式,这种新技术在保证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要求的前提下,极大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通过对采用不同能量X线IMRT和RapidArc计划比较,探讨射线能量和计划方式对全盆腔淋巴结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影响。
   方法:选取12例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病例,针对每一病例分别设计等角度7野静态调强(IMRT)、单弧(RA1=358°)RapidArc和双弧(RA2=716°)RapidArc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每种计划方式分别采用6、15MV X线能量进行优化。比较6种调强计划间的剂量学差异。
   结果:6种调强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同能量下IMRT与RA2的CI、HI及EVI指数均优于RA(1)(P<0.05);CI、HI及EVI指数在同一计划方式不同能量间则基本相同。同一能量下的3种计划方式的危及器官受量间,只有小肠V40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MRT<RA2<RA1,P<0.05)。不同能量下的同种计划方式间危及器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计划的机器跳数平均约为RA1和RA2计划的3.90和3.56倍。
   结论:相对于IMRT,除机器跳数和照射时间外,RapidArc进行全盆腔淋巴结照射并不具有明显的剂量学优势;应用调强放疗进行全盆腔淋巴结照射时,6MV X线应作为首选。
   第二部分 RapidArc联合主动呼吸控制技术应用于胸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开展的旋转调强放疗技术是在加速器机架连续旋转的过程中通过动态多叶光栅连续运动并配合可变剂量率进行强度调整来完成的调强放疗方式,这种新技术在保证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要求的前提下,极大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放疗过程中如果不考虑呼吸运动引起的目标靶区的三维运动,会造成部分靶区在部分呼吸时相位于射野之外而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进入射野。胸段食管受呼吸运动影响较大,放疗中容易造成靶区漏照、剂量分布不均匀,消弱了调强技术对食管癌放疗的潜在优势。为了减少呼吸运动对胸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应用RapidArc联合ABC技术设计胸段食管癌放疗计划,探讨其剂量学受益。
   方法:选取10例接受放疗的胸段食管癌患者。在ABC辅助下80%适度深吸气(mDIBH)和自由呼吸(FB)状态下分别行定位CT扫描,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FB下的IMRT(IMRT-FB)和mDIBH下的RapidArc (RA-ABC)两种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评价靶区和正常组织的相关剂量体积参数,以及总的加速器输出单位(MU)、总控制点数(control points)和治疗时间。
   结果:所有患者配合良好,均能耐受30 s的屏气时间。PTV的平均体积由FB下的376 cm3减少到了mDIBH下的260 cm3。mDIBH下的双肺平均体积为5964.6 cm3,而FB则为3838.8 cm3,增加了35%; mDIBH和FB状态下平均心脏体积分别为524.4 cm3和642.7 cm3。RA-ABC计划正常组织各项剂量参数均优于IMRT-FB计划,但靶区的CI、HI指数及D2%、 D98%均稍差于IMRT-FB计划(P>0.05)。RA-ABC计划双肺的V20、V30、 V40、V50受照体积及平均剂量Dmean均明显低于IMRT-FB (P<0.05),心脏的V20、V30、V40、Dmean及脊髓Dmax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另外,RA-ABC计划的总机器跳数、子野数和治疗时间也明显少于IMRT-FB计划(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