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米糠油精炼及糠蜡制取工艺的研究
【6h】

小米糠油精炼及糠蜡制取工艺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米糠的概述

1.2米糠油的研究开发现状

1.3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小米糠油脱胶工艺的研究

2.1前言

2.2试验材料与仪器

2.3试验方法

2.4结果与分析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种精炼方法对高酸价小米糠油品质影响的研究

3.1前言

3.2试验材料与仪器

3.3试验方法

3.4结果与分析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米糠油脱蜡工艺条件的研究

4.1前言

4.2试验材料与仪器

4.3试验方法

4.4结果与分析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米糠蜡精制条件的研究

5.1前言

5.2试验材料与仪器

5.3试验方法

5.4结果与分析

5.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小米糠油是从小米谷糠中提取精炼而成的,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不饱和脂肪酸、谷维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目前,国内外对大米糠油的研究较多,市场中已有少款大米糠油产品。但目前对小米糠油的研究却很少,在市场上未见到小米糠油产品的销售。为了研究小米糠油的营养及应用价值,本文着重分析了小米糠油在精炼过程中的营养成分变化、脱蜡工艺和蜡质成分,以便为小米糠油的工业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小米糠油脱胶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小米糠油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表明,当预热温度55℃时加入磷脂含量0.33倍的50%的柠檬酸溶液转化脱胶20分钟,之后再加入磷脂含量5倍的热水水化10分钟,可分离得到脱胶小米糠油。在此条件下的脱胶率高达93.87%。
  2、高酸价小米糠油脱酸方法的比较研究:通过试验分别确定了碱法脱酸和醇法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碱法脱酸的超量碱量为待脱酸油质量0.15%,加入浓度为20波美度的碱液,在30℃条件下60r/min使酸碱充分反应半小时,升温到60℃,搅拌5分钟,然后加入油质量5%的饱和盐水去乳化,60℃保温静置1小时后离心分离油与皂脚,洗除余碱后可得到酸价为0.22mgKOH/g左右的脱酸油。
  醇法脱酸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为2.3:1、乙醇浓度80%、25℃条件下60r/min搅拌30分钟,然后将混合液置于分液漏斗中静置30分钟至醇、油明显分层;收集油层,相同条件下重复脱酸2次,之后混合油层,80℃下真空脱溶1小时,得到酸价为2.75mgKOH/g左右的脱酸油。
  对比碱法和醇法脱酸在0.1%以下、1%±0.5%、4.5%±0.5%、8%±0.5%、11.5%±0.5%和15%±0.5%六个不同氧气浓度环境下的脱酸效果,结果表明碱法脱酸在降低酸价方面明显优于醇法脱酸;而醇法脱酸在VE及油保存率方面优于碱法脱酸;两种脱酸方法在降低过氧化值方面无明显差异。
  3、小米糠蜡的提取工艺研究:本研究表明,硅藻土是脱蜡的优质助剂,硅藻土的最佳添加量为油中含蜡量的1/3。脱蜡油初温保持36℃并控制油温每小时下降1℃,慢速搅拌16小时后,将油在12℃静置保温24小时。在该试验条件下得到的粗小米糠蜡质量最多,含油量最少,粗蜡得率为3.2%。
  4、小米糠蜡的精制研究:研究采用乙酸乙酯溶剂萃取法。结果表明,当乙酸乙酯与油的质量比为2:1和60℃条件下,慢速搅拌萃取三小时,之后15℃条件下静置两小时,蜡的精制效果较好,含油量仅为0.5%左右,且小米糠蜡的纯度较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小米糠蜡中的成分在处有强吸收,属于高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醇类化合物;在2900到3000有强吸收,根据红外光谱学分析,所对应的物质可能是多元酯类物质。结合大米糠蜡文献分析报道,认为小米糠蜡中有异蜜蜡醇异蜜蜡酸酯、蜜蜡醇蜜酸酯等酯类物质,两种米糠蜡组成成分几乎没有差异。

著录项

  • 作者

    郝志萍;

  •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

  • 授予单位 山西大学;
  • 学科 食品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常青;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S225.19;
  • 关键词

    小米糠油; 精炼过程; 脱蜡工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