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山西省H镇为例
【6h】

公共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山西省H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文章目的及创新

1.5文章框架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阐述

2.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基本概念

2.2相关理论阐述

2.3两种理论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的可行性分析

2.4小结

第3章 H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实证分析

3.1 H镇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现状

3.2 H镇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现状

3.3 H镇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基本现状

3.4 H镇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社区教育现状

3.5小结

第4章公共治理视角下H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4.1宏观层面:体制障碍

4.2微观层面

4.3小结

第5章 公共治理视角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5.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公共治理总体框架

5.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具体对策

5.3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不断扩张,一方面土地面积不断向周边扩展,另一方面人口急速膨胀。大量人口并非来自自然增长,而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为了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选择背井离乡,离开农村,走进城市。然后这种劳动力的转移并没有带来人口大迁移,因为大多数的农民工的根依然在农村,他们的家在农村,子女在农村,每年回农村过春节。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子女就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学术界很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公益团体组织也十分关注留守儿童。
  本文将焦点集中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对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良好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熏陶教育等直接关系到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价值观等。而现实却是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的缺失,农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水平落后,农村社区功能不明显等诸多原因,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接受的教育十分有限,致使很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性格孤僻,不良行为多,一度使人们将留守儿童就看做问题儿童。
  尽管留守儿童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已经有很多人将目光投向了这一特殊群体,但是这个问题在现实中却依然很严峻,依然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加以解决。本文从公共治理理论视角出发,立足于实践调研,广泛参阅大量学术研究,对H镇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实证分析基础上,总结出留守儿童在教育问题上遇到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原因。本文最终的结果是就现状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本文在公共物品理论的支持下充分肯定政府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政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现状下,又以公共治理理论为工具,将多元主体纳入到治理框架中,构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公共治理框架,这个框架以政治角色的政府作为整个治理框架的统筹者、推动者、秩序的维护者和服务者,以行政角色的政府、公民、学校、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作为多元主体,形成一个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为中心议题的治理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