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供给侧视域下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6h】

供给侧视域下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本研究中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4 小结

第3章 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需求和培养要求

3.1 当前社会对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量”的需求

3.2 当前社会对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质”的要求

3.3 我国体育行业从业者现状

3.4 小结

第4章 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4.1 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开设情况

4.2 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比较

4.3 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主干学科比较

4.4 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比较

4.5 小结

第5章 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供需矛盾分析

5.1 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全国范围内区域分布不均匀且数量不足

5.2 人才培养目标达不到当前社会的要求

5.3 缺乏统一的专业教材套系导致了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评价的难度

5.4 课程体系结构比例需要优化

5.5 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核心课程“A”包括两类十门课程

5.6 实践内容供给不足

5.7 师资水平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资源要素

5.9 小结

第6章 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路径与对策

6.1 从供给侧角度提出的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框架结构

6.2 供给侧人才培养框架下几个问题的探讨

6.3 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与对策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专家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国务院2014年46号文件五万亿目标的提出及近期陆续出台的各种政策,使得我国体育经济与体育产业朝着良好稳健的方向发展,也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而该类人才对口高校的本科专业即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但目前我国该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都与我国现阶段对体育产业人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并引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以我国开设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在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社会对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需求和培养要求”(需求侧)与“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供给侧)进行对比,逐项探讨分析该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供需矛盾和症结所在,结合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借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从供给侧角度初步构建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框架结构,并提出了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与对策,以期为后续该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做出启示。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全国范围内区域分布不均匀且数量不足,应增加开设并注重区域分布;人才培养目标达不到当前社会的要求,应设立有共同规格与差异化并存的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统一的专业教材套系导致了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评价的难度,应尽快完成该专业统一的套系教材以明确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体系结构比例需要进一步优化;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核心课程“A”包括两类十门课程,建议各高校对该专业实施“A+X”课程体系并规范课程名称;实践内容供给不足,应整合资源以增加实践内容;师资水平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资源要素,应多渠道引进外来人才与培育内部人才相结合以提高师资水平;供给侧源头招生生源的类别差异直接影响学校培养过程的产品质量差异,应优化生源结构并在后续学习中区别对待;提出了“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框架结构,并建议进行人才培养全过程意识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培养以提高竞争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