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渤中凹陷断层活动差异性与油气富集关系研究
【6h】

渤中凹陷断层活动差异性与油气富集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 1研究目的及意义

1.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断层活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1.2.2断层输导与油气成藏模式

1. 3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1.3.2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 1区域构造位置

2. 2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2. 3地层发育特征

2. 4烃源岩排烃特征

第三章 断层静态特征与油气分布

3. 1断层静态特征

3.1.1断层分级及展布

3.1.2断层空间组合类型

3. 2油气分布特征

3.2.1油气平面分布特征

3.2.2油气纵向分布特征

第四章 断层差异活动评价

4. 1典型富油气区断层活动特征

4.1.1石臼坨凸起东南部地区

4.1.2西南斜坡带地区

4.1.3渤南低凸起地区

4. 2不同构造带断层活动特征

4. 3烃源岩排烃期断层差异活动

4. 4断层差异活动与油气富集

4. 5泥岩盖层断接厚度与油气富集

4. 6断层沿走向差异活动与油气富集

第五章 断层差异活动与油气富集类型

5. 1凸起带断层差异活动组合与油气富集

5.1.1长期活动型油源断层与近源次级断层组合

5.1.2长期活动油源断层与远源次级断层组合

5.1.3凸起或低凸起区浅层新近系油气富集类型

5. 2倾末端断层差异活动组合与油气富集

5.2.1中等活动油源断层与微弱活动次级断层组合

5.2.2强烈活动油源断层与微弱活动次级断层组合

5.2.3倾末端深、浅层多层系油气富集类型

5. 3斜坡带断层差异活动组合与油气富集

5.3.1强烈活动油源断层与浅层次级断层不发育组合

5.3.2强烈活动油源断层与浅层次级断层组合

5.3.3斜坡带油气富集类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结合前人成果,对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油气分布及断层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构造带油源断层及浅部次级断层静态特征及活动差异与油气富集的关系,并结合其它油气成藏要素,分析了断层差异活动对油气富集的影响,明确了断层差异活动控制下不同构造带内油气富集类型。 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对渤中凹陷及其周边凸起或低凸起区断层级次进行了划分,明确了不同级次断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之间的关系:新近系油气主要沿凸起或低凸起以及倾末端地区的一、二级断层分布,在斜坡带也有少量分布;古近系及前古近系潜山油气主要沿倾末端及斜坡带的二级断层分布;深洼区断层发育较少,基本无油气显示。新近系油气富集的区域浅层次级断层较为发育,由凸起或低凸起区向斜坡带方向油气富集层位逐渐由新近系向古近系及前古近系潜山过渡。 利用断层活动速率法分析了古近纪东营组沉积时期以来油源断层(主要为一、二级断层)活动演化特征:整体表现出强-弱-强的活动规律。以断层活动时期与烃源岩排烃时期、油气成藏期的匹配关系为基础,利用断层差异活动系数、油气成藏晚期断层活动强度以及泥岩盖层断接厚度共同评价油源断层差异活动对油气富集的影响,并提出定量评价标准:断层差异活动系数大于1.8、烃源岩排烃晚期断层活动速率小于33m/Ma且明下段泥岩盖层断接厚度大于186m的断层附近有利于新近系油气的富集,反之,不利于新近系油气的富集。对断层沿走向差异活动与油气富集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该评价标准较为吻合。 针对不同类型构造带内典型含油气构造,重点分析油源断层与浅部次级断层空间组合及差异活动组合特征在油气运聚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渤中凹陷不同类型构造带中油气富集类型划分方案:凸起或低凸起区边界油源断层长期活动,浅部发育丰富的次级断层及大型披覆背斜圈闭,次级断层晚期活动较弱,有利于新近系油气的富集;倾末端油源断层最为密集,新近纪早、中期断层活动较强,晚期活动较弱,深浅层披覆背斜、断背斜等圈闭均较为发育,深、浅层多层系油气均可富集;斜坡带油源断层较少,当新近纪晚期油源断层活动强烈且缺少浅部次级断层及断层圈闭时,油气主要富集于古近系及前古近系,当浅部发育丰富次级断层及断层圈闭时,深、浅层多层系油气均可富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