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壳聚糖/阿拉伯胶复凝聚制备鱼油微胶囊的研究
【6h】

壳聚糖/阿拉伯胶复凝聚制备鱼油微胶囊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0 前言

0.1 微胶囊技术概述

0.1.1 微胶囊的组成

0.1.2 微胶囊的形态

0.1.3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0.1.4 微胶囊化的作用

0.1.5 微胶囊的应用

0.2 食品微胶囊技术概述

0.2.1 食品微胶囊化壁材

0.2.2 食品微胶囊常用制各方法

0.2.3 食品微胶囊的应用

0.3 壳聚糖微胶囊

0.3.1 壳聚糖的性质

0.3.2 壳聚糖在食品微胶囊技术中的应用

0.4 鱼油的功能与应用

0.4.1 鱼油的组成

0.4.2 鱼油的生理功能

0.4.3 鱼油的微胶囊化

0.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壳聚糖/阿拉伯胶复凝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1.1.2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CS的降解

1.2.2 CS的理化指标检测

1.2.3 CS/GA红外光谱分析

1.2.4 CS/GA的复凝聚实验

1.3 结果与讨论

1.3.1 CS的理化指标

1.3.2 CS/GA红外光谱分析

1.3.3 CS/GA配比对复凝聚的影响

1.3.4 壁材浓度对复凝聚的影响

1.3.5 pH对复凝聚的影响

1.3.6 离子强度对复凝聚的影响

1.3.7 温度对复凝聚的影响

1.3.8 反应时间对复凝聚的影响

1.4 小结

2.壳聚糖/阿拉伯胶复凝聚制备湿态鱼油微胶囊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湿态CS/GA鱼油微胶囊的制备流程

2.2.2 湿态CS/GA鱼油微胶囊的显微观察

2.2.3 不同Mw的CS对湿态鱼油微胶囊的影响

2.2.4 湿态CS/GA鱼油微胶囊的实验条件探讨

2.2.5 湿态CS/GA鱼油微胶囊的粒径分布

2.2.6 湿态CS/GA鱼油微胶囊的包埋率

2.2.7 湿态CS/GA鱼油微胶囊壁材的利用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Mw的CS对湿态鱼油微胶囊的影响

2.3.2 湿态CS/GA鱼油微胶囊的实验条件探讨

2.3.3 湿态CS/GA鱼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确定

2.3.4 湿态CS/GA鱼油微胶囊的粒径分布

2.3.5 湿态CS/GA鱼油微胶囊的包埋率

2.3.6 湿态CS/GA鱼油微胶囊壁材的利用率

2.4 小结

3.壳聚糖/阿拉伯胶干态鱼油微胶囊的制备及部分性质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冷冻干燥法制备干态CS/GA鱼油微胶囊

3.2.2 干态CS/GA鱼油微胶囊的评价

3.2.3 干态CS/GA鱼油微胶囊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干态CS/GA鱼油微胶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3.3.2 微胶囊化产率、包埋效率和载油量的计算

3.3.3 干态CS/GA鱼油微胶囊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3.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的创新点

致谢

附录1

附录2

展开▼

摘要

微胶囊化(Microencapsulation)是指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包埋微小的固体颗粒、液滴或气体,形成的具有半透性或密封性囊膜粒子的过程。选择合适的材料作为壁材和稳定的微胶囊(Microcapsule,MC)制备工艺等一直是微胶囊化研究者探索的重点之一。鱼油中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具有诸多对人体有益的生理功能。但由于鱼油不溶于水,对光、热、氧极为敏感等特点,限制了鱼油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壳聚糖(Chitosan,CS)是一种天然聚阳离子碱性多糖,而阿拉伯胶(Gum acacia,GA)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胶,两种材料来源都相当广泛且食用安全。因此,以CS/GA为壁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CS/GA鱼油MC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Mw)1100kDa,脱乙酰度(Degree of deacetylation,DD)为88%的CS为原材料,采用醇酸降解法得到两种Mw的CS样品。采用乌氏粘度法测定三种CS的Mw分别为1080kDa、450kDa、230kDa,其相应的DD平均值分别为:87.8%、88.1%、87.6%。说明在CS降解过程中,CS的DD值无明显变化。保证了不同Mw的CS的DD的统一性。降解得到的两种CS样品的FTIR图谱没有峰的漂移,也无新峰的产生,糖链结构和氨基特征峰清晰可见,说明降解得到的不同分子量的CS的化学结构是稳定的。
   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复凝聚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验表明:CS/GA的质量比、壁材浓度、pH、离子强度等都会影响两种聚合物的凝聚产率以及平衡相的透光率。对于三种Mw的CS来说,得到较好的凝聚产率的条件分别是:GA:CS的质量比为6~8、壁材浓度为3~6%、pH3.5~5、低离子强度。在20~60℃实验温度范围内,凝聚产率随温度虽略有升高,但凝聚产率均在85%以上,说明温度(20~60~C)对复凝聚反应的影响不大。保证凝聚反应完成的时间是30min。凝聚产物的FTIR图谱表明:CS样品的-NH2、-CH-NH2吸收峰在凝聚物的红外光谱图中消失,说明CS分子上的氨基与GA分子发生了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凝聚产物。
   在保证获得较高的凝聚产率的实验条件下,确定了湿态CS/GA鱼油MC的制备工艺,并对湿态MC的部分理化指标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CS的Mw对GA与CS复凝聚成囊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其中Mw1080kDa的CS易与GA发生结块现象,难以成囊;Mw450kDa的CS与GA形成的MC形状不规则,囊间易发生粘连。Mw230kDa的CS能与GA形成规整的球形MC,囊间几乎无粘连现象发生。实验结果表明:Mw230kDa的CS适宜作为与GA复凝聚包埋鱼油的壁材。
   以Mw230kDa的CS为实验材料,与GA复凝聚制备湿态鱼油MC。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CS/GA壁材浓度为5%,CS:GA的比值为1:7,芯壁比为1:2,pH为4.5,反应温度为20℃,复凝聚反应时间30min的条件下,制备的湿态鱼油MC形态规整、呈球形、分布均匀,无粘连,且视野中可见的复凝聚形成的MC数量较多。故确定为实验室制备湿态CS/GA鱼油MC的制备条件。
   采用确定的实验室制备湿态CS/GA鱼油MC的工艺,获得的湿态CS/GA鱼油MC的平均粒径为16.3μm,鱼油的包埋率和壁材的利用率分别为75.33%和81.01%。
   采用确定的实验室制备湿态CS/GA鱼油MC的工艺,制备湿态CS/GA鱼油MC,经冷冻干燥后,形成干态CS/GA鱼油MC。观察SEM照片可见:干态CS/GA鱼油MC基本呈球形,表面为多孔结构,部分MC出现破壁。干态MC经复水后能恢复至冻干前的形态。
   通过测定干态CS/GA鱼油MC样品的表面油含量、总油含量和水分含量,计算分析得出MC的平均产率、包埋率和载油量分别为72.63%、67.53%、31.59%。
   干态CS/GA鱼油MC制备过程中,鱼油的POV增大,添加抗氧化剂TBHQ(250mg/kg鱼油)能有效抑制其氧化。
   有关CS/GA鱼油MC的更系统的研究,如干态CS/GA鱼油MC的干燥方法以及干态CS/GA鱼油MC对鱼油的保护作用等还有待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