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文体学角度对中西记者英文经济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
【6h】

从文体学角度对中西记者英文经济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经济新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许多英语学习者在阅读中发现,即使是对于同一经济事件的报道,由中国记者和西方以英语为母语的记者所作的英语新闻在文体上除了相同之处以外,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那么两者具体有怎样的文体特征?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表现在哪罩?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异同?
   本文从普通文体学的理论出发,自中西方多家国家级英文媒体(China Daily,Global Times英文版,The New York Times,The Guardian,,Reuters)中选取了20篇分别针对同一经济事件的纯消息新闻报道从形式、词汇、句法、语篇及语境这几个层面上,对中国与西方记者英语经济新闻报道的文体特点对比分析。
   通过数据比较,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发现,中西记者对同一事件的英语经济新闻报道的确存在着异同。两者都使用了较多的短小段落,特别是导语都是都单句构成一段,但中国记者的报道中短小段落出现的频率比西方记者的更高;西方记者使用复合词的频率更高,尤其是他们更擅长根据实际需要造出符合造词规则的复合词,这些复合词经常作为前置修饰词来代替名词短语和定语从句;与现代英语的平均句长相比,两者的句子都比较长,且中国记者使用的句子长度比西方记者的更长;虽然中国记者使用更多的简单句,但他们通过介词、分词短语等语法手段使平均句长较长以传达更多的信息,而西方记者更倾向使用复合句,尤其是插入语来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在语篇结构上,两者都由标题、导语、正文三部分构成。西方记者的导语提供了较多细节信息因而更长,且使用了较多短小而生动的词语和修辞手段而更吸引入。两者的导语都使用了现在时态来增强新鲜感,省略了虚词、系动词等;中国记者写的导语比较概括笼统,而西方记者在导语中提供了较多与事件相关的具体细节信息;在正文的写作中两者都采用了倒金字塔结构。通过语境因素的分析发现:二者之间文体上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中西方记者不同的英语语言水平、不同的文化、及不同的思维方式。经济新闻写作的一般要求、相似的目标读者和相同的写作主题及语式则使二者文体上又存在相同之处。
   以往对英语新闻文体特征的研究大多只以西方记者的新闻报道为对象,对中西方记者英语新闻文体的对比研究比较少,对于中西记者所报道的英语经济新闻的文体对比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对中国记者英文新闻写作有很大帮助,对中国的英文学习者和英文教学也有一定指导作用。此外,本文还对中国英语变体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