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红树林耐酸真菌Penicillium camemberti OUCMDZ-1492抗H1N1活性产物研究
【6h】

红树林耐酸真菌Penicillium camemberti OUCMDZ-1492抗H1N1活性产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 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耐酸真菌的分离及筛选

第一节 耐酸真菌的分离与纯化

第二节 耐酸真菌的筛选及耐酸“天才”真菌的获得

第三节 目标菌株的发酵条件摸索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Penicillium camemberti OUCMDZ-1492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第一节 菌株发酵及化合物分离

第二节 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实验部分

第一节 实验仪器、材料及试剂

第二节 实验方法

参考文献

结语与创新点

个人简历及本论文相关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相关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耐酸微生物是一类极其重要的特境微生物,具有与普通微生物相比不同的遗传背景和代谢途径,能够产生多种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存在着多方面的潜在利用价值。红树林是一种陆海交界的典型生态系统,其土壤呈酸性,存在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其中的耐酸真菌由于所处的生活环境特殊,其遗传及生理特性与其它环境中的微生物有很大不同,能产生独特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很大成药潜力。对于红树林酸性(pH5)土壤中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鲜有报道,该项研究工作前景诱人。
  为了研究耐酸菌株中结构新颖,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我们采用化学和活性相结合的集成筛选法,开展了对红树林酸性土壤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工作。内容包括:耐酸菌株的分离与纯化;耐酸菌株的筛选及“天才”菌株的获得;目标菌株的发酵条件摸索;菌株发酵及化合物分离;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及生合成途径的推测;化合物活性初步评价及构效关系的推测。
  本文对中国海南省文昌红树林共31个根泥样品进行了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得到205株耐酸菌株,通过运用TLC、HPLC指纹图谱化学筛选模型以及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生物活性筛选模型,最终筛选得到1株耐酸天才真菌(Talented Strains),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考察了不同发酵条件对这株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包括培养方式,酸度,培养基等,确定了最佳的发酵条件。因在同一酸度(pH5)、两种培养基中菌株代谢情况有较大差异,该论文在这两种条件下对菌株Penicillium camemberti OUCMDZ-1492进行了两次不同规模的发酵培养,后用乙酸乙酯对发酵液进行萃取,获得发酵提取物。综合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方法对耐酸天才真菌Penicillium camemberti OUCMDZ-1492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化学分离获得17个单体化合物(化合物结构及名称参见Fig.1)。利用NMR(核磁共振谱)、MS(质谱)、UV(紫外光谱)、IR(红外光谱)、CD(圆二色谱)等现代波谱学方法以及 X-射线单晶衍射、化学反应等方法确定了该17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8个新化合物。吲哚二萜类化合物11个(1-11)、5个α-吡喃酮类(12-16)和1个酰胺类化合物。
  运用体外及体内生物活性筛选模型,采用MTT法、SRB法等方法评价所获得的单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和抗流感病毒H1N1活性;采用琼脂稀释法评价化合物对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3和5-10对H1N1病毒有显著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28.3,38.9,32.2,73.3,34.1,26.2,6.6,77.9和17.7μM,其活性超过阳性对照利巴韦林。
  综上,本文对一株耐酸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共分离鉴定了17个化合物,包括6个新的吲哚二萜类化合物,1个新的α-吡喃酮类化合物和1个新的酰胺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3、5-10表现出显著的抗H1N1流感活性。这些研究发现低pH条件下更利于菌株OUCMDZ-1492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增加其化学多样性,进一步证实了菌株次生代谢产物可由体外pH调节,低 pH可以激活某些沉默基因,促进抗H1N1病毒活性物质产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